关于为什么水银尽管其大小却具有与地球相似的密度,目前公认的理论是什么?


14

根据NASA 关于水星的网页概述,尽管该行星仅比我们的月亮大一点,但其密度约为地球的98.4%。这种高密度表明铁芯相对较大(与地球其他部分相比)。

《 NASA天线将汞切割成核,解决30年之谜》(NASA,2007年)中报道的最新研究证实,存在一个被硅酸盐幔包裹的熔融核(如下图所示)(来自本文):

在此处输入图片说明

那么问题是,关于水银具有仍然熔化的核并且具有像地球一样的密度的当前公认的理论是什么?

Answers:


8

目前最广泛接受的假设是,水星被一个大型撞击器击中,撞击器去除了大部分地幔(我相信该理论最初是由Cameron&Benz在1987年提出的,定性理论并没有太大改变许多)。对于靠近其母恒星的行星(例如水星),由于那里的快速轨道速度(> 40 km / s),与次生物体的碰撞很可能会以高速度发生。由于这比典型的岩石行星的逃逸速度(〜10 km / s)大得多,因此在这些碰撞中会从行星上损失掉物质。这种碰撞也很可能是“放牧”的,因为很少有“直接命中”的情况,因此优先去除行星的外部。

由于岩石行星的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组成,硅酸盐的密度比存在于其核中的铁的密度低,因此碰撞导致幸存的行星具有更高的平均密度。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