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通过3线电源插座将地线连接到中性线吗?


16

我有一个3线电源插座,带有热,中性和地面入口。但是我知道地面入口并没有真正接地,因此实际上没有用。现在,由于中性线已接地,我可以将接地线与中性线连接起来,从而“接地”吗?那会是什么问题呢?


如果您没有接地线,请勿桥接中性线+接地!由于AC中性值为-220伏,因此可能致命。地球与避雷针和短路保护机制一起使用!如果要接地,则需要升级整个电气系统。
Piotr Kula

8
@ppumkin,对地零线应为0伏。如果不是,那不是中立的。对于美国的220v电路,除了中性线外,您还有两个110v的异相热连接。也就是说,接线中的任何问题都可能导致接地。
BMitch

交流电的定义表示+的t(time)的正弦波,然后在-(50 / 60hz)内具有相同的跨度。直流电始终等于或大于0!如果以错误的方式连接,负极交流电会致命!例如。切勿将AC负极用作无线电天线!此外,交流电中性线仅用于区分原因,因为从理论上讲,交流电中永远不会有+或-极(按定义交替!)。每个人都奇怪为什么交流电灯泡可以“反​​”极性接线并能工作,而不能以直流电接线。
Piotr Kula

2
@ppumkin谷歌“中性事实与神话”。即使在交流电路中,中性点和热点也有区别。区别之一是中性线已接地,因此如果您触摸中性线,则不会受到电击。还要注意,有些插头是不对称的,因此您不能用热来反转中性线(其原因在开始的文档中已说明)。
罗兰先生

您还需要指出您所在的国家(可能是哪个州),因为电压和建筑规范也在这里发挥作用。
staticsan 2011年

Answers:


16

将插座的零线和地线桥接是违反代码的。这就是所谓的“ 私底下”。您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此功能(对应于NEC电气代码):

  1. 用GFCI插座更换插座,并使插座的接地未连接。这是最小的危险,风险是如果您的身体介于高温和中性之间。...但是,如果电流试图在插座与另一插座(或地面)上的设备之间流动,它将为您提供保护。
  2. 添加额外的接地线。电线必须具有适当的规格,并连接到“接地电极”或主电路板。您还需要遵循其他一些细节。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NEC 250.130(C)。
  3. 用三芯电缆/导管重新布线。
  4. 用2孔插座更换插座。

请记住,地面和中性线应在房屋的服务入口处连接在一起,而不能在其他地方连接。

“接地”连接器通常连接到电气设备的机箱,例如烤箱,灯等的金属外壳。...一种危险是中性线的电位确实不与地面相同。设备的中性线具有一些非零电阻。流过设备的电流也流过中性线。流过中性点的电流会导致中性点的电压增加(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电阻),这可能导致中性点比地面高几伏。因此,如果您的设备已正确接地,则在连接到被盗接地的设备旁边,可以触摸这两个外壳,以免使自己受伤,因为它们的电位不同。

如果您的中性线在插座和维修入口之间断开,则将地面连接到中性线会产生第二个问题。如果中性线断开,则插入的设备将导致中性线接近“热”电压。如果将地线连接到零线,这将导致设备的机箱处于“热”电压,这非常危险。


Pigrew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有例外。设备接地和中性线分离的原因是,在正常电路操作期间,电流会流过中性线,并且您不希望在设备插入电源的情况下在设备地线上流过电流。在地面上是指设备出现接地故障。这意在引起断路器跳闸或保险丝熔断。
ArchonOSX

@ArchonOSX,我同意,尽管应该注意,正常的断路器不能检测到接地故障电流(在中性线和底盘短路的情况下)。需要使用AFCI或GFCI断路器来检测此类故障,但如果存在接地故障,则永远无法检测到该故障(即使使用GFCI / AFCI)。
皮鲁(Piggy)

我认为您的意思是断路器无法检测到与GFCI相同水平的接地故障(4-6ma),这是事实。它们确实会在设置水平上检测到接地故障,短路和过载,但在该水平上,人将死亡。
ArchonOSX

6

我不认为这取决于代码,但是它将通过标准插座测试仪的测试。我看到的问题是,插入插座的任何设备是否都与地面(例如水)接触,并且该路径比通过房屋布线完全回到中性线上的电流有效,然后有热电流通过任何设备到中性点就会从地面上出来,并可能会电击该路径中的任何人。

就是说,我已经看到了这种做法的实现,并且住在一个没有死,甚至不会震惊的家庭中。但是,使用此技巧的电工缺少几个手指的事实应该使您停下来。


“该路径比通过房屋布线完全回到中性线上的效率更高。”如果您的接地插座穿过房屋布线,那么正确的插座也不会发生此问题吗?
罗兰先生

2
@Roland先生,不,请考虑插座和断路器之间的中性连接是否失败。如果地面合适,则不会发生任何事情,因为没有从高温到地面的路径。但是,通过中性点接地,电流会从高温流向插座中的中性点,然后再回出地面。如果设备的外部金属表面,则整个表面都已通电并等待对您进行电切割。
BMitch

如果系统正确接地,则任何接地短路的设备都会使断路器跳闸或使保险丝烧断。这是为了保护人们免受带电的金属部件的伤害。
ArchonOSX

@ArchonOSX是的,对地热线短路会这样做,但对地线短路和下游故障线不会有意中性。请记住,这个问题是关于没有可用接地线的布线,并使用了脚架接地线作为替代。
BMitch

1
@ArchonOSX直接接地就足以将您电击,而不会使断路器跳闸或烧断保险丝,也不会在断路器跳闸或保险丝熔断之前。这就是创建GFCI的原因。
克雷格

6

我不在美国。我住的地方(称为“中性线和保护地线”的组合)仅在非家庭用配电中使用。

此设置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如果交换了相线和中性线(例如,您更改了功率计旁边的盒子中的接线并交换了电线),现在也将相线提供给了接地触头,这很麻烦。

因此,您可以尝试这样做,这可能比不接地要好,但是可能不符合规范,这很危险,因为如果更改接线,则可以在接地触头和设备外壳上形成相位。


+1,很重要。我相信,如果您以这种配置交换热源,则标准的插座测试仪将指出错误。
BMitch

2
除非我缺少任何东西,否则我认为这里的“胜过一切”是关键。许多面对两叉插座的人会使用适配器,使适配器的地面开阔。如果插入的设备的接地短路,则设备外部会变热,而不会使断路器跳闸。如果将接地线连接到中性线,则此类故障设备至少会使断路器跳闸。考虑到故障设备似乎比墙上的中性线断裂更常见,看来接地到中性至少比开放接地更好。
卡尔·梅耶

2
@CarlMeyer不,很不幸。请记住,“中性线”(接地导体)绝对是导体,其承载的电流与“热”线的电流正好相同。如果你的盗版地面,那么你就通电的所有部件的任何插入的设备,它是接地。可能是烤面包机的金属外壳,也可能是吹风机上的螺丝钉。但是,您正在给这些部件通电并造成电击危险。
Craig

3

万一中性线做得不够好,地面应该为地面提供一条替代路径。我不知道在任何情况下中性线都不会受到损害,而同一护套中的地线则不会受到损害-除非有人弄坏了电线。

如果您只有两根电线,那说明我在旧房子里。因此,前房主有可能(可能!)做错了什么,例如将开关置于中性或极性相反。如果您知道特定电路上的所有设备,则可以进行侦探工作以确保未发生这种情况。

或者,您可以将单独的接地线连接到水管。这确实符合美国的代码(至少是到1999年为止,这是我的电气手册所基于的),这也是我为家庭办公室所做的工作(我不满意在不接地的电路上安装计算机)。为了完全符合规范,您需要确保冷水管道上有一条导电带绕过水表。而且您需要使用与该电路使用的线规相同的线(15安培电路为14ga)。


您的答案并不完全正确。“地线”可检测到可能对用户致命的应用程序泄漏。EG电锅炉元件烧坏,锅炉变成一个“带电”盒-地球检测到该泄漏并切断了通过DB的主电源(通过电气代码)。与地球泄漏电路连接!到服务器作为当前路由的替代方法。
Piotr Kula

@ppumkin-我看到你来自英国。根据问题的措辞,我认为(也许是错误地)OP是从美国来的。我对欧洲系统不熟悉,但是根据您的评论,我将假定它与美国240V系统相同。但是,美国120V系统确实具有“热”和“中性”线,并且中性线已连接到盒子上的接地带。也许需要为“ electrical-us”和“ electrical-uk”分别设置标签。
kdgregory

1
电力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标准是问题所在。最有可能的是,连接到接地带的负极必须连接到外部接地棒。这是一种古老的处理方式,并且可以很好地用于照明保护。但在设备/用户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实际上是在南非获得认证的,并且了解防雷的重要性-但所有新建房屋(在ZA中)都不再需要长杆进入大地,并且避雷针是可选的。
Piotr Kula

-7

中性线应接地,以免任何设备触及热线,因为即使一根热线触及任何设备,并且踩踏地面或握住任何金属,并触碰将要电的设备,并且触碰到的金属,将作为地面。


3
这是错误的。不要这样 中性线和地线仅应粘接在主板上。
史蒂文

-8

没有电是零线的。那将意味着不被使用。中性点和地面都是接地路径。问题是接地线通常用于消散静电。虽然它可以正常工作并且不会造成任何问题,但我不想使用PC或电动工具来信任它。两条线都与断路器盒上的导线完全相同,因此从理论上讲还可以,但是现在您将尝试消除一条线上的静电,以处理来自电源侧的电源。


1
当然,接地的作用之一是使整个本地电气系统(也就是您的房屋)中的电压均等,因此您可以将其称为耗散静电。但这还不是全部。“中性线”更适当地称为接地导体。它是带电的导体。是的,它是接地的,但您不得将中性线和接地导体在主板上以外的任何地方。如果这样做,最终可能会使电器的金属外壳通电,给水管通电等等。很危险,不要这样做。
Craig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