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答案对于说明系统的用途和系统的总体含义是有益的,但都无法解释其工作原理。尽管这对某些人可能很直观,但对所有人来说可能并不明显。
Keity McClary引用的Wikipedia圆锥形扫描页面中给出了解释-我将在这里进行总结。
在格兰特·特雷宾(Grant Trebbin)张贴的这张GIF图像中,目标偏轴,旋转的“镜”用于在接收信号旋转的某个点上最大程度地扫过接收信号的主碟焦点。旋转镜在信号最大值处的旋转角度直接指示目标的离轴方向。然后通过伺服机构移动主碟以使接收到的信号居中,从而使信号处于连续的最大值。
扫描图像的宽度通常为大约2度弧度,并且通过上述过程启用的错误校正机制允许对齐到通常为0.1度弧度。
有趣的是,Facebook正在使用此技术,因为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技术,在大多数情况下已被电子束转向和波瓣形成系统所取代。
所述GERMAN WW2维尔茨雷达 使用锥形扫描到greatltimprove精度。该系统的工作始于1935年,当时当局的兴趣不大。1936年,5公里处50m的初始射程精度不足以达到该目的(火炮铺设),但到1938年,该精度已提高到29公里处25米。轴向对准最初是通过信号强度最大化和手动盘定位(!)以及探照灯和红外光束来辅助(!!),然后由操作员使用“示波器”显示器(脑部扫描)确定2瓣系统以确定所需的对准变化然后在1941年进行真正的锥形扫描。
维尔茨堡“ Quirl”(威士忌)25 Hz旋转镜。
他们说:
- 维尔茨堡D(WürzburgD)于1941年推出,并增加了一个圆锥形扫描系统,它使用一种称为Quirl(德国拂尘)的偏置接收器进纸器,其旋转频率为25Hz。产生的信号稍微偏离培养皿的中心线,绕轴旋转并在中心重叠。如果目标飞行器位于天线轴的一侧,则信号强度会随着波束扫过它而增大和减弱,从而使系统能够沿最大信号方向移动天线,从而跟踪目标。可以使角分辨率小于天线的波束宽度,从而导致精度大大提高,大约为方位角0.2度和仰角0.3度。以前的示例通常在现场升级为D模型。
一旦德国人完成了所有的开发工作,英国突击队便于1942年2月27日至28日进行了狂轰滥炸的“布鲁内瓦尔突袭” 行动,并带走了完整的维尔茨堡系统,该系统在布鲁内瓦尔海岸附近运行(愚蠢但必然)。
圆锥扫描还用于高度先进的美国SCR-584自动跟踪雷达中。
锥形扫描功能是在1940年提出的-远早于Bruneval突袭。
584使用锥形扫描系统提供全自动的目标跟踪以及目标搜索和获取。部署计划于1942年进行,但发展问题意味着直到1944年才可用-恰好适时用于V1“ Doodlebugs”,它与邻近融合的RADAR炮弹相结合,对V1附件在英国的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圆锥形扫描在1941年也用于海军的10厘米火控雷达系统3,并在1941年用于德国维尔茨堡雷达。SCR-584进一步开发了该系统,并增加了自动跟踪模式。[4 ] 一旦检测到目标并在目标范围之内,系统将自动将雷达对准目标,并由安装在天线底部的电机驱动。为了进行检测,与跟踪相反,该系统还包括一种螺旋扫描模式,可以搜索飞机。此模式具有自己专用的PPI显示,以方便解释。在此模式下使用时,天线会以4 rpm的速度旋转,同时向上或向下轻推以垂直扫描。
该系统可以在2700至2800 MHz(10-11 cm波长)之间的四个频率下运行,发出300 kW脉冲,持续时间为0.8微秒,脉冲重复频率(PRF)为每秒1707脉冲。它可以检测到约40英里范围内轰炸机大小的目标,并且通常能够在约18英里处自动跟踪它们。此范围内的精度为25码范围,天线方位角为0.06度(1密耳)(请参阅表“ SCR-584技术特性”)。因为电子束的宽度为4度(至-3db或半功率点),所以目标会在圆柱体的一部分上涂抹,从而使其方位比范围更宽(即,约为4阶)度,而不是机械指向精度所暗示的0.06度)。范围信息显示在两个“ J形示波器”上,类似于更常见的A线显示,但以与回程延迟定时的径向模式排列。一个范围用于粗略范围,另一个范围用于精细范围。
与锥形扫描无关,但与锥形扫描的最佳应用高度相关的是英国发明的腔磁控管的使用,该磁控管在584和其他RADAR中被美国广泛部署。这允许使用更高的功率水平和更高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