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以及为什么发生电荷泄漏


15

在我关于接地如何工作以及为什么接地很重要的端到端图片中,缺少基本的信息。当在电路中施加电压时,电流开始流动(或磁场建立起来)。现在,在交流电家用电路中,电流像在直流电中一样流过电路,但碰巧也以每秒50或60次(Hz)的反向流动。

那么,为什么某些电器首先会将电流泄漏到其金属表面上。所有电器的内部构造都不应设计成永远(或很少)没有电流泄漏吗?

我的问题的全部要点是,为什么在电器发生电击时我们应归咎于接地不充分-电器设计是否允许电荷泄漏,难道不应该归咎于电器吗?

因此,如果发生电击,对设备进行调查(在这种情况下,它实际上是定制组装的台式计算机)不是很重要,而是找出为什么其电路将电荷泄漏到金属主体部位,而不是总是期望接地以消除多余的电荷。

解释此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是-是否有某些/某些设备(特别是组装好的计算机)可能/预期会泄漏电荷。因此,如果发生罕见的冲击,有时应该更重要的是调查设备本身是否容易接收泄漏的电荷,而不是盲目检查接地情况


1
电器分为几。I类设备的机箱已接地(接地)。II类设备是双重绝缘的。
尼克·阿列克谢耶夫

Answers:


10

主电源通过小型高压电容器故意接地,以减少发射的无线电干扰,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这些电容器可安全地承受高压,并具有“故障保护”功能(即在发生事故或温度过高时不会短路)。通常将其标识为“ Y类”或“ X2类”标记,通常为0.1 uF 275V或400V。

它们会向金属外壳传导小的交流电流,如果金属外壳未正确接地,则可能会因该电流而受到轻微的冲击,但这并不危险。

我还简单地通过(230V)主变压器中的电容测量了裸露金属制品上的约110V AC(短路电流仅为30微安,但可以感觉到“刺痛”)

但是,我同意应该研究从交流电源到金属制品的任何其他泄漏源-与上述不同,危险的泄漏源通常会在直流电阻测量中显示出来。


1
谢谢-这是我的新信息。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在台式计算机上很少有机会发现非常轻微的电流—这是调查的原因。让我困扰的是,像样的OEM(Cooler Master,Asus)的新组件如何将电流泄漏到机柜中。在计算机中,内部的所有电缆均绝缘良好,所有插针均位于塑料盖内部。在600W PSU被封闭,虽然它的权力的主板,主板本身不能触及内阁虽然任何挂载点这是不是很好的隔热内部..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
PKM

1
诸如PSU之类的组件通过EMC滤波电容器将电流(AC电流)泄漏到其接地线。它们的接地连接直接连接到机箱金属制品。没有什么稀罕的:除非遵循替代的“双重绝缘”设计规范,否则此连接是一项法律要求。
Brian Drummond 2013年

顺便说一句-您应该将参考降至100nF电容和X2电容-只有Y电容与地线对接,并且比典型的X2电容小
5-10倍

4

由于设计错误或使用不当(将其掉在地上),设备的外壳可能会变得很热==连接到带电电线。发生这些事情的可能性与所有软件都有的错误一样。如果此类错误不会导致人员伤亡,那将是很好的。因此,我们将外壳接地,如果发生短路,则过多的电流会流到地面,断路器会跳闸(或更好的是,剩余电流设备会跳闸),并且没有人受伤。

需要说明的是:电荷不应泄漏到地面。任何此类事件都意味着该设备有缺陷,必须进行修理或更换。有趣的是,杀死一个30 ma的人所需的电流中值也是剩余电流设备跳闸的标准值。

现在,为什么电流会流过人,将设备的外壳接地?为什么不将所有电源与地面绝缘,然后又不能通过人接触带电的外壳来闭合电路?

FIXMEUP:
不幸的是,我不确定。我认为这是因为地球具有很大的电容,在给它充电到足以阻止电流流过之前,这个人早已死了。


1

在正常运行的I类(接地机箱)设备中,电源泄漏有两个主要来源:从电源到地的故意电容连接以及杂散电容。

首先,最重要的是,对于大多数消费类/轻商业级I类设备(台式PC,电源供电的测试设备),Y类电容器通常在市电和大地之间为4.7-10nF左右。输入。这些提供了一条路径,允许内部高频噪声返回其原点,而不是进入或退出盒子–与电源输入滤波器的其余部分一起,它们提供了一个“噪音防火墙”,可防止盒子散乱您最喜欢的广播电台。

对于要求低泄漏的医疗设备,以及不需要这种性质的噪声过滤的老式设备,这些电容器不存在。结果,初级泄漏源现在是寄生的或“杂散”电容,从干线到接地金属以及在主变压器的两侧之间(如果存在一个,而次级则接地)则是寄生电容。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电容都比Y电容小,但仍会提供一点漏电流,尤其是对于其中装有大型交流电动机或类似设备的电器而言。

较新的设备及其先进的控制功能和某些其他设备(例如微波炉)是两种泄漏电流源之间的平衡。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