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线是否安全?


38

如果中性线承载电流,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它是安全的?我听说“您可以触摸断路器盒中的中性线/条,而不会感到震惊。只有高温会伤到您。” 如果电路完整且有电流流过,您会不会受到电击?


14
因为它在战争中没有立场。也称为瑞士电汇。
路人2013年

Answers:


55

中性点不安全。

当一切正常工作时,它离地面的电压最多为几伏。但是,这是最大的难题,如果您所在的位置与接地之间的中性线中断,则可以将其驱动到全线电压。基本上,在这种情况下,您是通过电路那部分上的任何设备连接到热线的。这些可以轻松通过杀死您的几毫安电流。

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但由于故障可能是致命的,成本高,安全性的额外层内置于协议和规则。认为中性线安全是不负责任和不必要的冒险。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电器要么具有两个插脚,并且一切与用户绝缘,要么是三个插脚,并且用户可以触摸的任何导电物都接地。在过去的某些情况下,曾经有带有两极极化插头的设备,但是今天这些设备已经严重皱眉。除非该设备完全绝缘,否则我认为您不会获得此类设备的UL批准,在这种情况下,您不需要极性插头。


4
+1,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很重要。“ ..或三个插脚以及用户可以触摸的任何导电物都已接地。”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修改了三叉插头可能很危险->然后可以将插头倒转。
占位符

4
诸如灯之类的设备通常带有极化插头,因为用户可能会触摸要插入或卸下的灯泡的螺纹。如果今天设计爱迪生底座插座,则其构造应使得在将灯泡电连接到任何东西时,灯泡底座的任何部分都不会露出来,但是在保留灯泡的同时,也不能更换灯泡或插座与使用中的各种灯泡和插座兼容。
2013年

3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这种想法是要确保人们尽可能避免遭受有害状况的至少两个“失误”。中性线应远离地电位,人们不应触摸中性线或与之连接的任何物体(例如部分插入的灯泡的底座),但其本身的任何状况均不会有害。但是,由于任何一种情况都不会造成伤害,只是一个“过失”,因此,这两种情况都不应视为“安全”。
2013年

这就是为什么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我们在美国使用的插头仍然存在。拉出或插入东西时,很容易不小心碰到金属刀片。我们为什么不像C14插头那样笼罩它们?啊。
路人2013年

@Passerby:可以设计一个带有内置开关的插座,这样,仅当插头完全插入时,触点才会通电(触点可靠性意味着触点本身应相对较浅)。我怀疑涉及部分插入插头的有害事件的数量是否足以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增加的支出是合理的,尽管“安全出口”可能在儿童房间等处是一件好事。
2013年

4

在非退化,正确布线的安装中,中性线是安全的,因为它的电位与接地端子的电位相同。

它确实承载电流,但是因为与地面之间没有电压差,所以触摸时没有电流通过。


6
-1为潜在危险答案。您没有错,只是不完整,这里不完整很危险。-编辑时,移除了DV
占位符

2
@rawbrawb谢谢您提醒我。我刚刚修改了答案。
布鲁诺·费雷拉

3
这仅在没有降级的正确接线的安装上才是正确的。所需要的只是中性线的一个断点,并且中性线已充满。
Eric Gunnerson

1
@EricGunnerson你是对的。改性。
布鲁诺·费雷拉

严格说来,中性和地电位是不一样的。您通常会测量几伏特。系统上的负载越高,电压降就越高,因此接地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位差就越大。我没有任何数字,但我通常期望2至10伏。
Mads Skjern

0

考虑带有直流变压器电源的小型设备,例如电视,以及所有带有适配器或直流变压器的设备。并参考此链接给出的插图 。它表明线1中的初级线圈连接到线2上也毫不费力。1号线是热线,2号线是中性线或公用线,它们实际上是相互连接的。这是由于电流从一条线流到另一条线而导致中线不安全触摸的主要原因,并且在工作时什么时候可以触摸中线?在菲律宾,我们通常将中性线连接到接地棒,目的是使其零伏特线或将绿线作为地线连接到设备。只要您在该特定电路中的电器上有一个旋转的线圈,除非与地面有紧密的联系,否则中性线将无法安全触摸。


0

这取决于。

在正常情况下,中性点接近大地电位,但是如果中性点开路,则它可能会上升到带电电位并震动您。同样,在供应系统中的某些时候,带电和中性线可能会反转。

因此,问题就变成了“由于中性线断线而在中性线上产生危险电压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一个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因为它完全取决于情况。

在便携式设备上,我总是会在工作前拔下电源插头。我认为插头和插座以及细软电缆的可靠性不足以依赖于保持在大地电位的零线。

另一方面,在英国,通常的做法是在不隔离中性线的电气设备的电路上工作。我不知道其他国家的做法。

更进一步,许多配电系统结合了中性线和大地的功能。电气化铁路也是如此。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