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本地链接寻址?


12

我注意到为链接本地寻址169.254.0.0/16保留fe80::/10了IPv4 和保留了IPv6 。虽然我看到IPv6同时使用fe80::/10地址和私有IPv6地址fd00::12与Wireshark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但是我从未见过169.254/16在IPv4中工作。

那么,本地链接寻址的目的是什么?


1
仅供参考,您似乎在滥用IPv6 ULA(您的fd00::12)寻址。RFC 4193,唯一本地IPv6单播地址,第3.2.1节。本地分配的全局ID 要求随机选择接下来的40位,即全局ID。使用全局ID时,将其全零的几率几乎为零。
罗恩·莫平

Answers:


14

我从未见过169.254 / 16在IPv4中工作。

如果PC没有从DHCP服务器接收IP地址,则会自动获取169.254.xx / 16地址。如果禁用家庭或实验室网络上的DHCP服务器并发出“ ipconfig / release”和“ ipconfig / renew”命令,则PC将收到169.254.xx地址。

根据本文

这些自分配的链接本地地址的目的是即使在没有外部地址配置(通过手动输入或DHCP)的情况下,也可以促进与子网内其他主机的通信。与IPv6不同,仅在没有普通可路由地址的情况下才建议实现IPv4链接本地地址。主机伪随机地生成地址的最后两个八位位组,以减轻地址冲突。由于某些本地网络协议(例如,Microsoft的NetBIOS)的广播性质,即使在没有任何地址方案先验知识的情况下,主机也可能能够相互检测。


7

如果未指定其他IP地址,则本地链接地址用于两个主机(位于同一链接上)之间的通信。

简而言之,操作系统在启动时会尝试通过多种方法在其接口上配置地址,例如-

  • 手动配置
  • DHCP(DHCPv4或DHCPv6)
  • SLAAC(无状态自动配置)-IPv6特有的

而且,如果OS无法通过任何一种自动方法在接口上配置地址,那么它将通过本地链接池在接口上配置地址。

  • 169.254.0.0/16-IPv4地址空间中的链接本地地址池
  • fe80 :: / 10-在IPv6地址空间中链接本地地址池

在IPv4中,每个接口以前只能有一个地址,而在IPv6中,我们可以在一个接口上有多个地址(例如接口上的本地链接,全局地址)。

由于在IPv4的接口上模仿一个地址,因此您可能在接口上看不到范围169.254.0.0/16的地址。


2

IPv6操作需要链接本地地址,而IPv4则不需要。Microsoft除其他外,已经开发了使用IPv4本地链接寻址的APIPA(自动专用IP寻址)标准,但是并非所有操作系统都强制或支持该标准。我还看到人们通过手动分配和子网划分来滥用IPv4链接本地地址,这违反了RFC 3927,这标准的IPv4链接本地地址的动态配置

请阅读RFC 3927,IPv4链接本地地址的动态配置

  1. 介绍

    随着Internet协议的不断普及,能够使用熟悉的IP工具(例如FTP)不仅对于全球通信,而且对于本地通信也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例如,两个拥有支持IEEE 802.11无线LAN [ 802.11 ]的便携式计算机的人可能会面并希望交换文件。对于这些人来说,希望能够使用IP应用程序软件而不必手动配置静态IP地址或设置DHCP服务器[ RFC2131 ]。

    本文档介绍了一种方法,主机可以使用该方法自动为接口配置169.254 / 16前缀中的IPv4地址,该地址对于该接口上的本地链接通信有效。这在没有其他配置机制可用的环境中特别有价值。为此,向IANA注册了IPv4前缀169.254 / 16。IPv6链路本地地址的分配在“ 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 RFC2462 ]中进行了描述。

    使用IPv4链路本地地址的链路本地通信仅适用于与连接到同一物理(或逻辑)链路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使用IPv4链路本地地址的链路本地通信不适用于与未直接连接到同一物理(或逻辑)链路的设备进行通信。

    Microsoft Windows 98(及更高版本)和Mac OS 8.5(及更高版本)已经支持此功能。本文档对主机和路由器如何处理IPv4链接本地地址的用法进行了规范,并规定了规则。特别是,它描述了路由器在接收带有源或目标地址中的IPv4链路本地地址的数据包时的行为。关于主机,它讨论了声明和保护地址,在同一接口上维护本地链接和可路由IPv4地址以及多宿主问题。

开发IPv6时,内置了许多功能,这些功能是IPv4的可选,附加功能。本地链接寻址就是其中之一。每个IPv6接口都将获得一个Link-Local地址,以便设备至少可以在本地链路上进行通信,并且作为一种内置功能,许多东西(例如路由协议)都将其用于本地链路上的通信。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