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胶片的镜头是否旨在将不同的颜色聚焦在不同的深度,这对数字意味着什么?


9

我正在阅读Martin Evening和Jeff Schewe 撰写的《摄影师用Adobe Photoshop CS5:终极工作室》(聚焦出版社,2011年),并阅读了有关胶卷镜头和数码单反相机的这一段:

……胶片透镜旨在将彩色图像分解为彼此重叠的三个独立的……胶片乳剂层。因此,薄膜透镜被设计成将红色,绿色和蓝色波长聚焦在部分不同的距离处,甚至以更远的距离朝着薄膜乳剂区域的角落边缘聚焦。由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光敏点在数字传感器上都位于同一焦平面上,因此镜头……现在应将红色,绿色和蓝色波长聚焦到单个焦平面上。

在DSLR上使用胶片镜头时,这实际上意味着什么?这本书没有任何影响。上面的文本来自标题为“改善相机捕获清晰度”的一章,因此大概必须对图像清晰度进行某些处理。这还会影响色彩准确性吗?怎么样?还要别的吗?差异是“仅实验室”还是应该用肉眼看到?

我在数码单反相机上有一些用胶片镜头拍摄的照片,但我不知道要看什么/在哪里看。镜头对清晰度的影响很难(不可能),因为没有经验的手动对焦以及佳能450D的对焦屏和取景器的质量共同作用,很难判断出镜头的焦点。

Answers:


27

这真是胡说八道。电影时代的镜头设计师的目标与现在相同-达到(或达到)复消色差性能。即,设计一种将所有可见光波长聚焦在单个平面(或单个点)上的透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事实,一些更现代的镜头设计,来了不少接近这个理想比典型的老镜头。但是,这必须与材料的进步(例如,低色散的材料在折射时产生减少的“彩虹”,以及反色散的材料而产生“向后”的彩虹)和构造有关,而与设计理念的改变无关。

未能击中apo目标(大多数镜头会这样做,尤其是在较短的焦距/更宽的角度时)会导致横向色差(在高对比度区域中可以看到的色带)。只要它们不是真的很差,就可以对其进行校正(通常,如果您要拍摄JPEG,相机会帮您解决)。RAW处理程序通常使您可以应用镜头轮廓来处理色差和几何畸变。

我知道的唯一真正的“数字差异”(除了专门为许多数码相机的较小格式创建镜头之外)是,由于数字传感器非常重要,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镜头后部的防反射涂层。比胶片具有更高的反射性,因此更需要关注镜头后方的眩光。


1
听起来确实有点可疑,尤其是因为这本书没有提供任何真实的体验。我不得不提到Photoshop部分(在475页中大约有410页)非常好(如果有人因这种故障而倾向于谴责整本书)。至少对我来说,值得参观图书馆。
JariKeinänen2011年

1
我宣称那本书的作者是恶作剧。佳能和尼康推出数码机身时并没有更换镜头线。这些镜片仍然可以互换,而且没有一家公司提出过这种愚蠢的建议。实际上,尼康仍然在其网站上列出了F6和FM10。他们宣传任何 “电影”镜头吗?不。
格雷格,

1
还有另外一种效果要处理:即使它们使用微透镜来减少它,但以倾斜角度射向数字传感器的光也不能与胶卷一样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来的广角镜(尤其是)更倾向于逆向聚焦设计。
杰里·科芬

10

关于实际上是故意将镜头设计为在单独的平面上聚焦颜色的说法听起来很可疑。即使在电影时代,“ APO”也是镜头的卖点-“复消色差”。APO表示所有三种颜色实际上都聚焦在一个平面上。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这是一项令人渴望的功能。

我怀疑胶卷的尺寸略为三维,这可能会给镜头设计者一些余地。数字化更加残酷。


6
我怀疑薄膜中的轻微弯曲远大于层厚度。使膜平放在垫板上很困难,并且需要抽真空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labnut

100%同意,拉布拉特。
Staale S 2011年

7

这不太可能有两个原因:

  1. 它忽略了单色胶片的情况。

  2. 很难使薄膜平坦地靠在背板上,并且薄膜的轻微弯曲极有可能大大超过层的厚度。
    请参阅Norman Koren的讨论(向下滚动三到四页)。


好的附加点,您链接到的站点真的很棒!不只是该页面,而是整个网站。
JariKeinänen2011年

2

设计一个透镜以根据波长聚焦在不同的层上,这些层本身比透镜/身体部位的机械公差薄,这对我来说似乎有点设计过度(如果不是过大的话)。

但是,作为一名工程师,我已经看到了一些过度设计项目的有趣尝试,因此,一个或两个设计团队可能确实考虑了这一点,并花了很多力气来实际优化胶片结构的镜头。

顺便说一句-如果这个说法确实是真的,那么Foveon传感器可能在这里有优势...


如果foveon传感器使用与普通彩色胶片相同的堆叠顺序...它们是否都使用相同的顺序,特别是在考虑像kodachrome这样的异型反转胶片时?
rackandboneman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