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掩码255.255.255.255


2

我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5。(为什么我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5?)。我从上面的问题中提到它与每台计算机在自己的网络上并且无法彼此交互一样好。但是,如果我使用armitage(metasploit的一部分)并扫描我网络上的主机,它会显示连接到我本地网络的所有计算机。

当我的子网掩码255.255.255.255强制计算机在不同的网络上时,这怎么可能?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更改此子网掩码,以便我可以将所有计算机加入同一网络?(我使用windows但是即使我转到ipv4属性并设置默认的子网掩码,它似乎也没有反映在路由器中。)


1
您将WAN上的子网掩码与LAN上的子网掩码混淆。路由器的要点是在两个不同的网络之间路由,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子网掩码。您的WAN链接是点对点链接,而不是桥接子网的广播网络。它将具有单个IP地址的计算机链接到具有单个IP地址的另一台计算机,每个计算机都有一个到达链路另一端的接口路由。
David Schwartz

好的。那讲得通。
Android

首先,路由器在哪里说这个,其次,它会有一个像203.1.1.11前面的另一个地址255.255.255.255请用这个信息更新你的问题。255.255.255.255特指子网掩码而不是IP地址。这告诉路由器有多少位用于指定的子网。
onxx年

Answers:


1

计算机需要运行一些软件,如linux作为防火墙/代理/路由器,并定义所有端口到不同的子网,如192.168.1.0/31 192.168.2.0/31 < - 这/ 31意味着255.255.255.254,它允许两个主机。扫描工具查看所有内容的原因是软件的工作原理是将地址递增1然后在该地址处要求回显响应以及您正在使用的子网掩码也是广播地址。目前你所有的PC都在同一个碰撞域中,所以看到对方就好了,ipv4技巧不会将它们分开。扫描工具查看所有内容的原因是软件的工作原理是将地址递增1然后在该地址处要求回显响应以及您正在使用的子网掩码也是广播地址。目前你所有的PC都在同一个碰撞域中,所以看到对方就好了,ipv4技巧不会将它们分开。扫描工具查看所有内容的原因是软件的工作原理是将地址递增1然后在该地址处要求回显响应以及您正在使用的子网掩码也是广播地址。目前你所有的PC都在同一个碰撞域中,所以看到对方就好了,ipv4技巧不会将它们分开。


1

子网掩码仅仅是软件的指南; 路由确定哪些地址是尝试与之通信的有效选择。


那么我在哪里可以查看路由选项。此外,我认为它是子网掩码,标识网络ID和主机ID,从而在不同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进行区分。
Android

1
netstat或者route可以给你你的路由表; 查看平台的文档。子网掩码只识别跟随它的人的东西,很像路边只能让车离开人行道,因为他们通常不会越过它们。
Ignacio Vazquez-Abrams

但为什么你说没有遵循子网掩码。(对不起,如果我听起来太好奇)
Android

我不是那个人说的; 你是那个使用这个工具的人。
Ignacio Vazquez-Abrams

好吧,我想我必须清理一点。我运行一个Windows 7系统,我已经明确指出了ipv4属性中的子网掩码。我仍然看到路由器中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55。我将如何更改此配置。
Android

0

首先,路由器在哪里说这个?

其次,它将在它前面有另一个地址,如203.1.1.11 255.255.255.255请用这些信息更新你的问题。255.255.255.255特指子网掩码而不是IP地址。这告诉路由器有多少位用于指定的子网。通常仅在路由器与ISP或类似环境建立公共IP连接时使用。

第三,请描述您的互联网/网络设置。

在Windows 7中,您可以使用ipconfig / all从命令提示符获取所有IP地址信息。


0

这是因为网络上的主机总是与其路由器联系,而不管其网络中的任何其他主机。假设机器A的IP地址为I A,而机器B的IP地址为I b。现在两个
子网掩码仍为255.255.255.255,如图所示通过做ipconfig。现在I A和255.255.255.255的按位AND 给出A的网络ID,它只是它的IP地址,因为255.255.255.255只包含1。类似地,B的网络ID将是其自己的IP地址。这将确保始终首先将数据包发送到路由器,因为计算机A和B始终位于不同的网络中。


这似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Renju Chandran chingath 2014年

如果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55,路由器也不会在单独的子网上吗?机器是否仍然可以将其用作子网之间的网关?
osvein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