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交换机上使用哪个端口没有关系?


11

我内部的电气工程师说“使用任何端口”都没关系。直觉想让我将路由器的电缆放在中间。最终,路由器到达了交换机一端的端口1,这使得电缆的订购更容易考虑。如果需要,我的局域网图在这里

是否有在不同安装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对“彼此靠近”的端口之间的影响有观察?

我做了一些Google工作,但是找不到有关底板或交换结构如何专门解决端口的物理位置的说明。

编辑以澄清:

  • 仅端口:无上行链路或PoE。
  • 我特别不是在谈论聚合带宽。营销已经涵盖了这一点。
  • 所有端口均为有线千兆位。
  • 是的,如果是管理型交换机,则需要对其进行配置,以便所有端口都能看到对方。

我最初避免提及这些内容是为了尝试而不提出特殊情况。


1
我见过便宜和昂贵的8端口交换机,它们有两个内部4端口模块,它们之间有背板链接。我敢打赌,对于至少其中一些而言,背板的速度不足以实现所有端口之间完整,无阻塞的数据包交换。
David Schwartz

如果未标记端口(受管交换机,QoS等),则顺序无关紧要。通常使用端口1连接到提供Internet访问的路由器,而使用其他端口连接设备。
dr_

Answers:


11

低端和高端的现代交换机通常由一个或多个交换模块组成。每个交换模块通常在其所有端口之间都具有完整的无阻塞连接。5端口和8端口模块如今很常见。

如果交换机具有多个交换模块,则交换模块还具有用于链接交换模块的某种“背板”连接器。在某些交换机上,背板(也称为“交换结构”)足够快,可以全速支持所有端口组合之间的完整无阻塞流量。但是,在许多背板上,背板的限制要小于此限制。

在某些交换机上,将交换大量流量的设备连接到同一交换模块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底板的拥塞。

具有24个或更少端口的大多数现代千兆交换机(受管和不受管)均支持所有端口上的完整无阻塞流量。如果端口超过24个,或者端口的速度超过千兆,则开始变得昂贵,并且该功能变得越来越少。

V1910-24G具有56Gbps背板,其速度足以支持所有端口上的最大流量。


+1这就是我要的!我可以想象在模块内分组的优势。
克里斯K

5

以太网在设计时考虑了总线拓扑。这意味着每个连接的节点都将假定它会收到非预期的流量,因此,如果未寻址到它或广播数据包,它将被丢弃。(您可以覆盖此选项,并将NIC设置为混杂模式,在该模式下,如果需要,它将接受所有数据包,而不仅是目的地为它的数据包。)

在安装交换机之前,您已经有了集线器。

当某物将流量发送到集线器上的端口时,集线器将从其他每个端口重复发送流量。希望目标计算机将位于该集线器上的其他位置,并获得所需的流量。除非它是广播,否则其他计算机将忽略它。

交换机将了解哪些MAC地址位于哪些端口后面,并将使用此知识来避免对每个端口的流量重复(称为“泛洪”)。如果不可能的话,它会像老式的枢纽一样继续泛滥。

在企业级管理型交换机上,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阻止端口转发除与之相连的第一个MAC以外的其他MAC的流量,以及其他各种整洁的事情。您的基本消费级4端口或8端口交换机不具备此功能。


在拥有集线器之前,您必须将所有节点物理连接​​并连接到一条物理粗网或细网线。这确实是一个真正的总线拓扑。

在此处输入图片说明

参考


1
“您可以覆盖此设置,并将NIC置于广播模式,它将接受所有数据包。”我认为您的意思是混杂模式。
ChrisInEdmonton 2014年

2

实际上,在某些类型的交换机上确实很重要。普通的交换机应该让您期望所有端口都可以正常工作,但以下两种情况是:

  1. 交换机具有连接到路由器的单个“上行链路”端口。有时有一个切换按钮可以打开和关闭该上行链路功能。
  2. 交换机混合了常规端口和以太网供电端口(这些端口用于VOIP电话),并且POE端口的标记有所不同。POE基本上将您的交换机-或特定端口-转换为48 VDC电源,供可能消耗它的连接设备使用。

0

这仅对没有特殊功能的沼泽标准开关没关系。

这些通常具有标准的单个控制器,并且端口之间在技术上没有什么不同。

注意,有些家用交换机具有QOS或类似技术,而这些端口实际上很重要。

另一方面,如果您使用管理型交换机,则根据所使用的管理,使用哪个端口可能会大不同!


那么从外部看,所有端口看起来都一样,但是只有一个子集支持QoS?我的问题是故意没有涉及到管理功能的。+我不是在玩音乐椅子;我的VoIP盒永远保持在两个端口上。
克里斯K

很少有人这样做,而且在包装盒/营销上也会这样说。
William Hilsum 2014年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