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飞机的中间座位有什么好处?


12

在飞机上,最不希望看到的座位是中间座位(换句话说,三个座位紧挨着,靠在靠窗的人和有过道通道的人之间),这似乎是旅行者的传说。在某些宽体飞机上(例如777带有2-5-2座位布局),甚至在其他中间座位之间还夹着 “超级中间”座位(是的,我拼写了“超级中间”一词-不确定是否有一个更好的名字!)

对我来说,我认为对于大多数旅行者来说,中座是所有选择中最差的:从窗户看不到的景色,并卡在其他潜在的陌生人中间,这使他们更难下车。

那么中间座位有什么优势吗?有没有人故意挑选一个,为什么?


2
旁注:制造的波音767飞机使87%的乘客坐在窗户或过道座位上。只有当飞机的容量超过87%时,中间座位才需要开始加油。
gparyani 2014年

4
它们在家庭和其他成群旅行的人中很受欢迎
Gagravarr 2014年

2
您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折衷方案:离窗户也不远,离过道也不远。;-)
feklee

有人可能会争辩说,您可以将一个顽皮的学童挤在中间的座位上,但是您可以通过将他放在靠窗的座位上来做同样的事情,似乎并没有真正找到一种优势,不是睡觉,不是机动性,不是观赏.. 没有。也许关于他们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一个家庭可以一同坐在一排,当座位数相匹配的家庭成员人数..
NEAN明镜塔尔

3
我看不出这是“旅行者民俗”,它“对每个人来说立即显而易见”。
user428517'2

Answers:


10
  • 为扶手而战时,您在道德上有优势。在过道或窗户上的人已经至少有一个毫无争议的扶手。
  • 您前面和/或后面的座位空着的可能性会更高。如果在前面,您不必担心他们放回椅子。如果落在后面,那么您不必担心它们会踢到您,也不必担心放回椅子会给他们带来不便。

是的,优势不大。我从来没有选择一个人,除非它是坐在我认识的人旁边。


如果您的两个同伴都忽略或不同意,道德上的优势并没有多大帮助。然后您可以得到零扶手。
stannius

7

您当然可以主张一些客观和主观的主张。

  • 紧急出口时,除了坐在出口排外,过道座位>中层座位>靠窗座位也便于逃生
  • 离开飞机要快于同一排的靠窗座位
  • 如果您想成为“那个家伙”,那么在像RyanAir这样的航空公司中,您要坐在那里就座,在部分空旷的航班上坐一个中间座位,这样您就有可能像其他旅行者一样坐三个座位给他们的朋友/家人,并会坐在其他地方。
  • 更少的噪音/被推车撞到的机会
  • 当飞机从一侧向另一侧倾斜时,您在中间的移动少于窗口的移动(尽管再次,过道在此处获胜)
  • 坐在中间位置较近会降低空中旅行的顺畅度,尽管显然在宽体飞行中,中间位置的座椅会更好。尽管如此,胜过一个窗口。
  • 你有两个扶手!二比一更好,尽管这现在导致了无人区(扶手)的两个潜在争论。有人会争辩说没有人应该使用它们。现在,您没有仅属于您的扶手。
  • 从统计上讲,您在一侧或另一侧拥有备用座位的机会要比坐在靠窗座位上的机会要大。
  • 您比靠窗座位的人更容易进入浴室。
  • 小的,但在过道座位上,我讨厌将其他乘客的脏盘子交给我,以防万一有东西溅出。中间座位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他们只有靠窗座位的东西才能通过。

至少在我乘坐过的每架飞机上,您都会在两个过道座位上得到两个扶手。许多飞机的靠窗座位上也有两个扶手。
2015年

7

宽体飞机上两个过道之间的中间座位有一个靠窗座位的优点:您不必起床让其他人出去,因此,如果您能够入睡,则有更好的机会做到不受干扰。


4

我能想到的唯一好处是有机会让两个邻居交谈。如果您特别反社会,或者结识了坏邻居,这也可能是不利的。

我猜想可以说明为什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基于观点的”。


3
嗯,那么你应该回答“除了偏好之外没有优势”(理想情况下有证据),而不是有意见回答。
djechlin

1

如果您独自旅行,很难提出充分的理由。但是许多人成对旅行。一个人会出于人们想要这些座位的任何原因而想要走道或窗户(我本人是硬窗人),另一个人想要中间位置,因为它紧邻他们的旅行同伴。

就那么简单。


1
我们的策略始终是预订过道和窗户(当处理三排座位与两排座位时),希望中间座位不被占用。如果有人出现坐在中间座位,我们会给他们过道(以便我们可以坐在彼此旁边)。从未被拒绝。
没人2015年

在看牛的座位上,我看到了一种策略,即寻找显然在一起坐在过道/窗前的人们,希望没人坐在他们之间,让整排人流到自己身上。如果您必须选择一个中间点,那么您过道/窗口交易的几率就更好。
JohnFx 2015年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