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信号中的接地


8

在两个系统之间连接差分信号时,是否需要接地?

我以为这不是必需的,但是接收端的共模电压将如何表现?在两个系统之间没有接地的情况下,我在接收端探查了输入,并观察到输入以10V峰值至峰值60Hz骑行(可能受到电源线的干扰)。由于接收输入有+/- 5V共模限制,这可能会导致我现在遇到的不稳定行为。

两个系统的接地连接是否有帮助?还是仍然需要接地来连接差分信号?


除非是交流耦合,否则需要接地。
venny 2014年

在实践中通常如何完成?通过屏蔽电缆中的屏蔽连接?
2014年

那应该起作用,参考路径中不应流过任何电流。为什么不能采用电容耦合?
弗拉基米尔·克拉韦罗(Fladimir Cravero)2014年

Answers:


4

有3种主要类型的接收器用于检测“差分信号”:

直流耦合差分信号

RS-485,RS-422,CANbus,LVDS,USB,SATA,PCI Express等直接将差分信号连接到接收器芯片-“直流耦合”。它们需要接地,以将总线接收器端的信号保持在接收器芯片的共模范围内。

当电压偏移超过几伏时,此类系统通常会停止工作,如果电压偏移达到几十伏,则可能会永久损坏。(即,电缆一端的系统“接地”与电缆另一端的系统“接地”之间的电压偏移)。

通常,两个盒子之间带有一条电缆(带有这样的协议)(或单端协议,如SPI或RS232)在彼此相邻的实验室中似乎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如果将它们放在实验室中,则会出现间歇性通信或完全停止通信的情况。他们之间的距离很长的领域。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人们通常最终会购买两个内部使用以下方法之一的“隔离器”,并在这些隔离器之间放置长电缆。

光隔离器耦合差分信号

诸如MIDI之类的系统将或多或少的差分信号连接到接收器的光隔离器的LED上。

通过适当的设计,类似的系统有时甚至可以在电缆一端的系统“接地”与电缆另一端的系统“接地”之间千伏的偏移下正常工作。

变压器耦合和电容器耦合的差分信号

模拟音频,LonWorks (a)等将差分信号连接到隔直电容。

以太网等将差分信号连接到隔直变压器。

电力线宽带接收器通常同时具有隔直电容和隔直变压器。

通过适当的设计,它们有时可以在电缆一端的系统“接地”与电缆另一端的系统“接地”之间千伏的偏移下正常工作。

这些系统通过变压器或电容器或两者来阻止DC偏移,以将信号跨过隔离边界。(为降低EMI并防止电缆放电事件发生,许多系统还将每条电缆线与电阻器或电容器或两者-Bob Smith AC终端连接到机箱接地(b) (c) (d)Intel AP- 434);通常带有附加电容器以支持通过以太网(e)供电。

这样的偏移电压是“ 以太网上的2kV电容器? ” 背后的主要原因。

电缆差分

在实践中通常如何完成?

通过电缆发送以太网,LonWorks,光隔离数据等时,不需要接地线。电缆中的所有电线均可用于数据传输。(PoE系统通常最终总是将两个系统接地线拉在一起;非PoE系统使两个系统接地线浮动在一起)。

通过电缆发送RS-485,CANbus等时,通常电缆中至少保留一根电线用于接地线,这会在电缆的一端拉动系统接地,而在电缆的另一端拉动系统接地。电缆闭合器-希望闭合得足够近以允许通信或至少防止永久性损坏。

对于两种系统,许多人在两端都使用完全相同的(非屏蔽)CAT5电缆和标准RJ45插头。

当使用屏蔽电缆时,有些人非常小心地设计带有插座的系统,电缆插入的插座具有单独的“机箱接地” /“框架接地”,并将其连接到电缆的屏蔽层,并与“数据接地” /“信号接地”,例如在承载RS232数据的DB9连接器的针9上。其他人只是将所有地面连接在一起。在这里,我不会再对那场激烈的争论多说。


2

如果您在一端使用了变压器,则地面将被隔离,在这种情况下,您之间无需接地线。

但是从理论上讲,我认为您也可以在不带变压器的情况下制作一个电路,该变压器仅在两个端子上都使用相同的驱动器和电容器。然后它将被完全隔离。但是实际上,两个输出端子的阻抗必须精确匹配。接收器必须具有良好的CMR。然后我认为基本上可以消除地面噪声。如果信号在两根线上异相传输,而不是仅将信号放在一根线上,则可能会更好。

但是实际上,这可能是一件可疑的事情。如果要最大程度的接地隔离和出色的CMRR,则应使用变压器。否则,您需要第三根导线,以便两个电路都针对公共参考电压(地)推/拉,以使该导线上的任何噪声都无关紧要(不考虑导线的电阻/电感)。


0

即使它是差分的,您也需要限制共模范围。这就是共同点。它使引用保持一定程度的相等,以使共模不受浮动Tx,Rx或两者的影响。

当然,通过添加该连接,然后可以创建接地回路。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此处:用于平衡连接的接地回路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