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芯片上的显微晶体管是如何制成的?


12

像微芯片这样的东西已经很小了,因为它能够以这种微尺度容纳数百万个甚至更小的晶体管,这又是怎么回事?对于机器来说,能够做得如此小巧并且功能强大似乎是一项壮举。也许我对此考虑过度,或者缺乏理解,但是如何才能制造出一个如此小的晶体管,用肉眼无法看到却起作用。什么机器可以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60年代。



这是一个从设计到包装的好视频:youtube.com/watch?v=qm67wbB5GmI不是在60年代,而是在现代。
2014年

在1960年代,晶体管并不是由数百万(一次)制造的,一次不是几十或几百。现在,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都有数亿个晶体管。
Spehro Pefhany 2014年

来自英特尔的Youtube视频可能令人感兴趣。这是严格的视觉效果:youtu.be/d9SWNLZvA8g
JYelton 2014年

1
这些视频实际上很糟糕。如果您想看到的东西没有那么多的营销巨无霸,请看一下我链接的视频-它们虽然年代久远,但实际上具有教育意义。
alex.forencich 2014年

Answers:


12

微芯片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处理步骤制成的。每个步骤基本上都有两个主要组件-屏蔽要操作的区域,然后对这些区域执行一些操作。掩蔽步骤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技术来完成。最常见的是光刻。在此过程中,晶片上涂有一层非常薄的光敏化学品。然后,该层以非常复杂的图案曝光,该图案是从短波长的光罩上投射出来的。使用的一组掩模决定了芯片设计,它们是芯片设计过程的最终产品。可以投射到晶片上光致抗蚀剂涂层上的特征尺寸取决于所用光的波长。一旦光致抗蚀剂被曝光,就将其显影以暴露下面的表面。可以通过其他工艺(例如蚀刻,离子注入等)对暴露区域进行操作。如果光刻没有足够的分辨率,那么还有另一种使用聚焦电子束来完成相同操作的技术。优点是,由于只需将几何图形简单编程到机器中,就不需要掩模,但是由于光束(或多束光束)必须描绘出每个单独的特征,因此它的速度要慢得多。

晶体管本身由多层构成。如今,大多数芯片都是CMOS,因此我将简要介绍如何构建MOSFET晶体管。这种方法称为“自对准栅极”方法,因为该栅极位于源极和漏极之前,因此可以补偿栅极中的任何未对准情况。第一步是放下放置晶体管的阱。阱将硅转换为用于构建晶体管的正确类型(您需要在P型硅上构建N沟道MOSFET,而在N型硅上构建P沟道MOSFET)。这是通过沉积一层光致抗蚀剂,然后使用离子注入将离子压入曝光区域的晶圆中来完成的。然后,在晶片顶部上生长栅极氧化物。在硅芯片上,使用的氧化物通常是二氧化硅-玻璃。这是通过在高温下用氧气在烤箱中烘烤芯片来完成的。然后,将一层多晶硅或金属镀在该氧化物的顶部上。该层将在蚀刻后形成栅​​极。接下来,放下光刻胶层并曝光。蚀刻掉暴露的区域,留下晶体管栅极。接下来,使用另一轮光刻来掩盖晶体管源极和漏极的区域。离子注入用于在暴露区域中创建源电极和漏电极。栅电极本身充当晶体管通道的掩模,确保源极和漏极精确掺杂到栅电极的边缘。然后烘烤晶片,使注入的离子在栅电极下方略微起作用。在这之后,

我挖了一些不错的视频,它们实际上是教育视频而不是PR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5jWSQXku7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47Gv2cdFtA


本质上,光的波长和离子的操纵以及其任何梯度是制造微芯片的关键吗?
Foo Fighter 2014年

正确,光用于将图案投射到晶圆表面上,因此波长必须足够短,以使特征清晰。然后,使用离子改变半导体的特性,以创建使晶体管工作的所有pn结。
alex.forencich 2014年

我对其中的信息如此有形/难以理解感到惊讶,您很好地介绍了这些信息,对此我表示感谢。
Foo Fighter 2014年

4

这是一个摄影过程,在某些方面类似于具有单独曝光和显影步骤的胶卷相机。他们不必打印实际尺寸的特征。他们可以按照可以处理的尺寸打印它们,并使用透镜将图像聚焦到硅片上。


当晶体管形式的光束照到硅晶片上时,就产生了晶体管,对吗?
Foo Fighter 2014年

基本上是。该过程重复多次以形成不同的功能,因此没有一个“晶体管形状”的图像。
2014年

所有光束都用于创建单个晶体管。所有这些晶体管对于微芯片而言都是一样的吗?
Foo Fighter 2014年

不。有些可以是FET,有些可以是BJT,有些可以是电阻器,甚至是低值电容器。即使电路主要是2D,组件也绝对是3D。每一层都是覆盖整个晶圆的曝光,或者与特征本身相比至少覆盖了很大的面积。
AaronD 2014年

而且因为它是照相的,所以实际上任何东西都可以是有效的“切割”工具,甚至是灰尘或皮屑斑点。无论如何,原始公差往往会很大。因此,每个裸片都需要在封装之前进行测试。
AaronD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