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在FET栅极上放置电阻?


15

在思考保护MOSFET方法时,一个想法是在门前放置一个极高的电阻:该想法是永远不要让电流流过门,因此,如果某些瞬态威胁门,则电阻会限制电流,可能会阻止FET烧坏。

实际上,在研究MOSFET保护时,我遇到了这种集成保护的产品该产品的功能包括“内部串联栅极电阻”,如图所示:

受保护的MOSFET电路

如果这个想法是正确的,那么问题是:为什么不总是在任何FET的栅极之前放置一个兆欧电阻?

还是出于实际原因,栅极电阻通常不会保护FET?甚至会对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发生了故障,谁会再关心FET,则该电路处于无效周期。
安迪(aka Andy)

5
请注意,除非还存在第二对(齐纳二极管),否则您显示的RG不能用作保护机制。是电压破坏了栅极隔离,而不是电流。
Wouter van Ooijen '16

1
@Andyaka-我宽松地使用“崩溃”,包括理想情况下不会发生的瞬态事件,可能不会在模拟中出现,但实际上会出现。例如,便宜的电源无法提供非常平稳的电源,甚至不能提供足够的ESD对策。如果可以对电路中最敏感的部分进行布线以承受瞬态击穿,那么我们通常只是想继续工作,而不是进行范围界定,压力测试以及重新设计电路以使其完美。
footwet

Answers:


28

栅极源极是一个电容器。因此,使用此高电阻器,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充电。MOSFET仅在栅极电容器充电到某个水平(阈值电压)以上时才导通,因此切换速度非常慢。

栅极驱动器之所以经常使用是因为它们能够对栅极电容器快速充电(通常使用1A以上的电流),因此可以将开关时间降至最短。

您可以在这里阅读更多内容。


对,就是这样。FET的上拉/下拉电阻通常位于低端,例如<1k。
F. Bloggs

1
这也意味着您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开和关之间的“无人区”中使用栅极电压。根据电路设计,这可能会引起问题。
David Schwartz

1
是的,如果您在该区域中花费大量时间,则MOSFET很可能会变得很热。
达科

19

栅极上的大电阻会减慢MOSFET的开关速度。当您将MOSFET用作开关(ON-OFF)时是可以的,但是当您以20kHZ及更高的频率驱动电机时,应尽快进行开关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热量损失(开关速度越快意味着功耗越少)。请注意,您在栅极看到的电阻器不仅用于保护MOSFET,还用于保护驱动MOSFET的所有器件(例如:微控制器)。过多的电流可能会涌入并损坏I / O引脚。

正如Darko所说,当从栅极侧看MOSFET时,它就是一个电容器。该电容器充满电所需的电荷称为栅极电荷(您可以在数据表中找到它)。充电后,MOSFET的电阻(RDS)降至最小值。因此,您可以理解,尝试在没有串联电阻的情况下驱动该引脚意味着驱动器将沉没/拉高电流(与为电容器充电时的浪涌电流相同)。


“它还保护了驱动mosfet的人​​”-我要说的是,实际上,它可以保护过压齐纳二极管,甚至可以保护位于漏极的任何器件。
JimmyB

在数据表中,该电阻器被认为是一个特性:“内部串联栅极电阻”。该MOSFET旨在在4V的Rds〜150mOHM的低电压下工作。该功能意味着用户可以直接从低电流驱动器(例如微控制器输出引脚缓冲器)驱动该MOSFET。绝对正确的是,它还可以保护齐纳二极管并在钳位时将电流限制到漏极。
fhlb

你是对的。R还可以保护IO引脚免受漏极上的过压!
JimmyB

9

Ω

实际上,这确实会在栅极电荷较高时确实降低开关速度,例如在15V 1.5A负载下的最小关断时间为1.6ms。不对称的开关时间意味着它们实际上可能在电阻两端有一个二极管,以加快“接通”时间。钳位时,二极管将反向偏置,如下所述。

大阻值的电阻无论如何也无法保护栅极,这是永久性击穿和绝缘损坏,而不是二极管击穿。因此,ESD齐纳二极管位于栅极引线上,以防止栅极-源极电压过高。

那么,为什么要在您要求的地方放一个电阻呢?好吧,这样其他(过电压)齐纳管就可以完成任务。想象最坏的情况,我们将栅极引线短接到源极,然后可悲地增加漏极上的电压(通过一些外部负载),以等待DS击穿。当流过齐纳二极管的电流超过某个mA时,MOSFET将导通并钳位过电压。

由于栅极电容很大,因此功率MOSFET通常对ESD不太敏感。栅极实际上在典型的50V-100V击穿,因此大量能量必须到达栅极。相比较而言,RF MOSFET之类的微小MOSFET对ESD非常敏感。但是,典型的ESD人体模型甚至足以损坏中等功率的MOSFET栅极。


〜9ohms可能是从金属到栅极氮化钨层的结电阻。
b degnan '16

@bdegnan似乎是内部电阻器中与Rg同名的外部电阻器的值。
Spehro Pefhany '16

7

将串联电阻放在MOSFET栅极的前面还有另一个原因- 故意减慢开关速度。这有助于最小化电路中的压摆率,因此可以减少传导和辐射发射,这可能是有用的EMC技术。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绝对包括所示电阻器的用途-正如其他人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为了将钳位齐纳管保持在安全工作区域内。另外,请注意,降低开关沿的速度会对电路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开关沿的热损耗增加为一),因此,使用这种技术都是一种折衷方案。


6

如果还使用齐纳二极管将栅极源极电压限制为小于MOSFET的Vgs额定值,则可以使用栅极串联电阻。典型额定值为20V,将使用10V或15V齐纳二极管。

为了快速打开/关闭,可以将一个小电容器与电阻并联放置。假设电容器最初已放电。当您打开FET时,电流将流经电容器,并且电容器与FET的输入电容之间几乎会发生瞬时电荷分配。FET将立即导通。如果在栅极驱动波形的边缘期间电容器短路,则打开速度将几乎相同。同样的效果在关闭时起作用。

栅极电荷划分的工作原理如下。假设栅极电压和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最初为0,然后导通...

V_c = Qg / C_drive
Vgs = V_drive-V_c_drive

V_drive是栅极驱动电压。
对于给定的Vgs,Qg是FET数据表中列出的总栅极电荷= V_drive
C_drive是与驱动电阻并联的电容器。
Vgs是FET栅极的源极电压。
V_c_drive是开关之后C_drive两端的电压。

例如,如果通过具有10V驱动信号的10nF电容器驱动FET,并且在Vgs = 10V时总栅极电荷为1nC,则电容器将充电至...

V_c_drive = 1nC / 10nF = 0.1V
Vgs = 10V-0.1 V = 9.9伏

注意,这当然是一个近似值,因为Vgs不是10V,所以Qg实际上比假设的要小一些。

并联栅极电阻的作用是使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始终趋于0V。因此,开关之后,电容器电压将以R * C时间常数的速率从0.1V缓慢降至0V。在关断周期中,电荷将以另一种方式分配,因此,当以在接通时使用的相同方向测量时,最终电容器电压将为-0.1V。

请注意,在关闭FET之前,无需等待电容器放电。如果您要立即将FET从打开状态切换到关闭状态,则关闭时的电荷分配将完全抵消打开时发生的情况,并且在周期结束时电容器电压将接近于0。

电容器的值应足够大,以使FET在所需的驱动电压下的总栅极电荷仅产生较小的电容器电压,但又应足够小,以免过多的瞬态能量通过。通常,您应该使C_drive> Qg / 1V。

可以使用的电阻量取决于MOSFET数据表中最坏情况下的栅极泄漏电流以及齐纳二极管的泄漏电流。重要的一点是,在整个温度范围内,总漏电流乘以串联电阻必须远小于MOSFET阈值电压。

例如,如果您的FET阈值电压为3V,则R *泄漏电流必须远小于3V。关键是要防止泄漏使电阻器不堪重负,并避免产生直流偏置,以使FET在错误的时间保持导通或截止状态。

大多数FET在其数据表中列出了最大1uA以下的栅极泄漏。大多数齐纳二极管泄漏几uA,并且泄漏随温度呈指数增加。因此,齐纳二极管解决了大部分栅极泄漏问题。因此,我认为100K或10K可能比1MEG更合适。


换句话说:是的,电阻器可以保护栅极免受瞬态影响,如果电容器与栅极并联布线,它甚至可以在不影响FET性能的情况下保护栅极?我倾向于接受这个作为答案,如果你能澄清你的倒数第二段-或许还有一个详细的例子。按照目前的说法,我不遵循(漏电流乘以电阻)与(Vth与温度)的关系。
–footwet

不不不。场效应管栅极泄漏将不会是uA,除非它是怪异的功率场效应管或具有内置齐纳保护器(很多小型FET确实具有)。如果没有齐纳二极管,花园式FET的泄漏电流将为nA。但是除了那一个细节之外,好的答案。
mkeith '16

1
即使使用电容器,mosfet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需要适中的切换速度,那就可以了。时间常数将由电阻和增加的电容器定义。如果开关速度足够快,电容器将充电(因为电容器只能通过高阻值的电阻缓慢放电),并会限制栅极电压。如果开关速度足够慢,它将有时间放电,并且影响很小。
达科

@达科 我不同意这一点。大小合适的电容器在开启或关闭沿之前和之后的两端都将具有接近0V的电压。电容器的目的是绕开电阻器,使其在导通/关断期间不相关。因此,FET将以正常速度开启,就像电容器短路一样。与电容器并联的电阻器将趋于始终将电容器电压驱动至0V,因此它将永远不会充电至任何有效值。
user4574 '16

@footwet。为了清楚起见,电容器与栅极驱动电阻Rg并联(而不是与栅极/源极端子本身并联)布线。对于具有内部电阻器(例如NID9N05CL)的设备,由于一侧隐藏在设备内部,因此无法与Rg并联添加电容器,但是当添加外部Rg时,可以使用电容器。
user4574 '16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