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配置更适合下拉NPN晶体管的基极?


34

我正在和我的一位同事讨论下拉电阻。这是晶体管作为开关的两种配置。

输入信号可以来自微控制器或另一个数字输出以驱动负载,也可以来自模拟信号以从晶体管的集电极到微控制器提供缓冲输出。

左边是Q1,是我同事的配置。他指出:

  • 基座中直接需要一个10K电阻,以防止Q1意外接通。如果使用右侧的配置(带Q1),则电阻将太弱而无法拉低基极。
  • R2还可以保护VBE免受过压影响,并在温度变化时提供稳定性。
  • R1可以防止过流至Q1的基极,并且在来自"uC-out"高电压(例如+ 24V)的情况下,它会是一个较大阻值的电阻。将要形成一个分压器,但这无关紧要,因为输入电压已经足够高了。

右边是Q2,是我的配置。我觉得:

  • 由于NPN晶体管的基极不是MOSFET或JFET之类的高阻抗点,并且晶体管的小于500,并且至少需要0.6V才能使晶体管导通,因此需要一个下拉电阻并不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都不需要。HFE
  • 如果要在板上放置一个下拉电阻,那么准确的10K值就是一个神话。这取决于您的功率预算。12K和1K一样好。
  • 如果使用带有Q1的左侧配置,则会创建一个分压器,并且如果用于打开晶体管ON的输入信号为低电平,则可能会产生问题。

因此,为澄清起见,我的问题是:

  1. 10K下拉电阻是否是我每次都应遵循的经验法则?确定下拉电阻的值时要考虑什么?
  2. 每个应用中是否真的需要下拉电阻?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下拉电阻?
  3. 您想要哪种配置,为什么?如果没有,哪种配置更好?

NPN配置

Answers:


33

总结解决方案:

  • 这两种配置几乎等效。

  • 在几乎所有情况下,任何一种都将同样有效。

  • 在一种情况比另一种更好的情况下,设计对于现实世界的使用而言将显得过于边缘化(因为任何使两者截然不同的至关重要的操作都意味着操作“就在边缘”)。。

  • - [R 4只在需要时才 V Ñ可以是开路,其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是一个好主意。在大多数情况下,大约100K的值可能是可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10k是一个很好的安全值。R2R4Vin

  • 双极晶体管的次级效应(我在回答中已经提到过)意味着可能需要R2和R4来吸收Icb反向偏置泄漏电流。如果不这样做,它将由be结承载,并可能导致设备开启。这是一种真实的真实世界效果,众所周知且有据可查,但在课程中却不一定能很好地教授。请参阅我的答案。


左手情况:

  • 驱动电压降低,这意味着减少了9%。 1011
  • 如果输入开路,则基座接地10K。
  • 如果输入为低电平,则基准线接地约1K。实际上1K // 10K =基本上相同。

右手案例:

  • 驱动的= 100%经由1K施加。 Vin
  • 如果开路,则基极接地10K 。(而不是11K)。 Vin
  • 如果输入为LOW,则基数为1K,基本相同。

R2和R4用于将基本漏电流分流到地。对于额定功率高达几瓦的小功率或小信号豆形软糖晶体管,此电流非常小,通常不会导通该晶体管,但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因此说100K通常足以使基极保持低电平。

这仅适用于如果开路。如果V i n接地,这意味着它为低电平,则R1或R5从基极到地,并且不需要R2或R4。良好的设计包括这些电阻器如果V Ñ可能曾经是开路(例如一个处理器销启动期间可以是开路的或未定义的)。VinVinVin

这是一个示例,其中由于引脚悬空而产生的非常短的“斑点”是主要的后果:很久以前,我有一个电路控制8轨开放式卷盘数据磁带驱动器。首次打开系统电源时,磁带将向后高速运行并分流。这“非常非常烦人”。检查代码,未发现故障。事实证明,端口初始化时端口驱动器开路,这允许浮动线被磁带平台拉高,从而在磁带端口上放回卷代码。倒退了!初始化代码没有明确命令磁带停止,因为假定磁带已经停止并且不会自行启动。添加一个明确的停止命令意味着磁带会抽动但不会脱线。(指望大脑的手指-34年前。(那是1978年初-现在差不多38年前,当我编辑此答案时)。是的,那时我们有微处理器。只是:-)。


细节:

基座中直接需要一个10K电阻,以防止Q1意外接通。如果使用右侧的配置(带Q1),则电阻将太弱而无法拉低基极。

没有!

实际应用中,10K = 11K的时间是99.8%,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100K也可以。

R2还可以保护VBE免受过压影响,并在温度变化时提供稳定性。

两种情况均无实际差异。

R1可以防止过流到Q1的基极,并且在“ uC-out”输出的电压较高(例如+ 24V)的情况下,它会是一个更大的电阻。将要形成一个分压器,但这无关紧要,因为输入电压已经足够高了。

一些优点。

R1的尺寸可提供所需的基本驱动电流,因此可以。

R1=VI=(VinVbe)Idesiredbasedrive

低且您设计的电流超过足够的电流时,则:VBE

R1VinIbdesired

-β=电流增益。 Ibase desired>>Icββ

如果(例如BC337-40其中β = 250到600)然后设计为β 100 除非有特殊原因不能。 βnominal=400β=β100

举例来说,如果然后β d Ê 小号Ñ = 100βnominal=400βdesign=100

如果V i n = 24 V,Icmax=250mAVin=24V

Rb=V

Ib=Icβ=250100=2.5mA
Rb=VI=24V2.5mA=9.6kΩ

我们可以使用10k,因为beta是保守的,但8.2k甚至4.7k是可以的。

Pr4.7k=V2R=2424.7k=123mW

1就可以了电阻123mW未必完全如此琐碎一个可能希望使用10k的电阻来代替。14W

请注意,开关集电极功率= V x I = 24 x 250 = 6瓦。

右边是Q2,是我的配置。我觉得:

由于NPN晶体管的基极不是MOSFET或JFET之类的高阻抗点,并且晶体管的HFE小于500,并且至少需要0.6V才能使晶体管导通,因此下拉电阻并不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都不需要。

如上所述-是的,但是。即基础泄漏有时会咬你。墨菲(Murphy)说,如果没有下拉菜单,它将在主要动作发生之前不小心将土豆大炮射向人群,但是10k至100k下拉菜单会节省您的时间。

如果要在板上放置一个下拉电阻,那么准确的10K值就是一个神话。这取决于您的功率预算。12K和1K一样好。

是!
10k = 12k = 33k。100k可能会有点高。
请注意,这仅在Vin可以断路时适用。
如果Vin高或低或介于两者之间,则通过R1或R5的路径将占主导。

如果使用带有Q1的左侧配置,则会创建一个分压器,并且如果用于打开晶体管ON的输入信号为低电平,则可能会产生问题。

如图所示,仅在非常非常非常极端的情况下。
IR2=V b e

IR1=VR=VinVbeR1

IR2=VbeR2

因此,R2将“窃取”的分数是

IR2IR1=VbeR2VinVbeR1

IR2IR1=R1R2×VbeVinVbe

R1=1kR2=10K

R1R2=0.1

Vbe=0.6VVin=3.6V
VbeVinVbe=0.63.0=0.2
0.1×0.2=0.02=2%

如果您可以判断Beta以及更紧密地判断2%的驱动器损耗很重要,那么您应该参加太空计划。

  • 在某些关键区域,轨道发射器的安全裕度在1%-2%范围内。当您到达轨道的有效载荷是发射质量的3%到10%(或更少)时,我们的午餐便会占用每一%的安全裕度。朝鲜最近一次的轨道发射尝试使用的实际安全裕度为-1%到-2%的临界位置,显然是“ summat gang aglae”。他们相处融洽-在1960年代初期,美国和苏联损失了许多许多发射器。我认识一个曾经很早就制造过地图集导弹的人。他们有什么乐趣。一个俄罗斯系统从来没有成功发射过,太复杂了。)英国曾经发射过FWIW一颗卫星。

添加

有人在评论中建议说

R2和R4不再需要,因为NPN是电流控制的设备。R2和R4仅对电压受控的器件(例如MOSFET)有意义

当MCU输出为Hi-Z并且晶体管受电流控制时,如何需要下拉?您没有说“谁”。好。您也不想说“为什么”吗?

在双极晶体管中有一个重要的次级效应,导致R2和R4发挥有用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作用。我将讨论R2版本,因为它与R4版本相同,但在这种情况下稍微“纯净”(即R1变得无关紧要)。

如果Vin开路,则R2从基极接地。R1没有作用。底座APPEARS接地,无信号源。
但是,CB结实际上是反向偏置的硅二极管。反向泄漏电流将通过CB二极管流入基极。如果没有提供接地的外部路径,那么该电流将通过正向偏置的基极-发射极二极管流到地面。从概念上讲,该电流将导致集电极电流为Beta x Icb泄漏,但是在如此低的电流下,您需要查看基本的方程式和/或发布的器件数据。 BC337-数据表的Icb截止值为Vbe = 0时约为0.1
uA。Ice0 =在这种情况下,集电极基极电流约为200 nA。
在该示例中,Vc为40V,但电流每升高10摄氏度大约增加一倍,并且该规格为25°C,并且效果与电压无关。两者密切相关。在大约55c时,您可能会得到1 uA的电流-不多。如果通常的Ic为1 mA,则1 uA无关紧要。大概。
我见过现实世界的电路,其中R2的遗漏导致了虚假的导通问题。
如果R2 = 100k,那么1 uA将产生0.1V的电压上升,一切都很好。


我对可能会有所作为的特殊情况感兴趣。-更新:嗯,这是:)
Stefan Paul Noack 2012年

1
@ noah1989-极端情况的判断如此之好,以至于您正在使用所有道路,都处于拐角处,使拐角漂移,并使用无离合器变速杆-即非常接近无法工作,以致您无法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设计。
罗素·麦克马洪

“仅当Vin可以断路时才需要R2或R4”。不对。R2和R4不再需要,因为NPN是电流控制的设备。R2和R4仅对电压受控的器件(例如MOSFET)有意义。
Telaclavo

我要用这个答案来编辑地狱,该死,太难读了,罗素:)
abdullah kahraman 2012年

啊,我放弃了,太难编辑了:D。尽管感谢您的详细回答,拉塞尔
阿卜杜拉

10

冒着引发如此高争议性问题的危险,我将补充两点价值。

VOL(MAX)VOH(MIN)

与以往一样,请查阅相应的数据表并进行相应的设计。


+1。这是我在这里读到的第一个论点,它可以证明使用下拉电阻是合理的,在BC337情况下,源的V_OL_max足够低。但是,关键是OP没有为V_OL_max给出任何数字,没有该数字,就无法判断这两种配置。如果该参数未知,则原理图中所示电阻的值无用,但我们知道它可能明显大于零。
Telaclavo 2012年

9

VBEμ
VBEIB

μ

由于R4的电流大于R2的电流,因此我希望使用左侧的解决方案。如果我将R2 / R4放在首位。我可能不会。


2
“如果没有在基极上施加电压,晶体管将不会开始导通” –但是,如果µC输出为三态,难道不能仅仅接触PCB或电磁干扰会导致电压施加到晶体管基极上?
Stefan Paul Noack

1
@ noah1989-您不应该对输出进行三态!但是,如果您打算这样做,则下拉菜单可能会有用。
stevenvh 2012年

2
当复位条件生效或在系统内编程时,大多数µC会自动使输出处于三态。
Stefan Paul Noack

@ noah1989-但是大多数程序会在几毫秒内将I / O初始化为它们所做的第一件事。但是就像我说的,如果您放心,请放置下拉菜单。我从不这样做(省钱),也因此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stevenvh 2012年

2
@Telaclavo-您在评论另一个答案时的行为方式,我想我什至不应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在之前的评论中,我说过我不使用下拉菜单。就R4的功能而言,它确实将基座拉到地面。您也许可以衡量两者之间的差异。我从未说过晶体管在不驱动时会导通。相反:“如果未在基极上施加电压,则晶体管不会开始导通”。
stevenvh 2012年

9

正如史蒂文(Steven)和罗素(Russel)所指出的,您的两个案例都差不多。但是,对于同时驱动高电平和低电平的普通数字逻辑输出,您根本不需要下拉电路。我认为这是Telaclavo想要说的,但后来让我不太确定他的评论。无论如何,他对答案的评价都不是很好,也没有提供太多背景知识。

典型的CMOS数字逻辑输出具有晶体管,可同时有效地驱动线路的高电平和低电平。在这种情况下,单个串联电阻就可以了。当数字输出为低电平时,它将变为下拉,因为当导通时,输出将通过低压侧FET的电阻有效地接地。这也有助于更快地关闭NPN晶体管,因为电流实际上会在短时间内反向流过基极电阻,从而从基极消耗一些电荷。否则,该电荷将被“用完”,从而导致更多的电荷流经集电极和发射极。

在某些情况下,您仍然需要下拉电阻。如果数字输出可以达到高阻抗,那么通过某种方式积极地驱动或关闭基极是个好主意。注意,大多数微控制器输出在上电后以高阻抗开始。根据微控制器及其配置方式的不同,固件可以初始化端口以一种方式驱动另一种方式可能需要10毫秒。如果由于毛刺或其他原因在此加电期间晶体管不能导通很重要,那么您仍然需要下拉。

综上所述,让我们透视一下基极下拉电阻(或PNP的上拉电阻)对双极晶体管的实际作用。这些设备在电流而不是电压下工作。必须有电流通过浮动基极才能导通晶体管。电容耦合到杂散信号会在高阻抗节点上引起明显的电压变化,但电流通常很小。除非晶体管偏置在导通边缘,并且下游的任何器件都具有高增益,否则基极上的杂散电容拾波器不可能导通晶体管。当然,您可以提出解决方案,但这与MOSFET的高阻抗门极相去甚远。

除非您确实确实受到空间或预算的限制,否则请确保在晶体管是否导通时,晶体管基极不要悬空。但是,如果出现需要额外下拉的问题,请仔细考虑并确定是否确实需要,同时要记住杂散信号的可能性,使足够的电流流过基极,从而导通晶体管,并导致导通。 。

出于种种原因,或者因为您听说这是一个好主意,总是使用10kΩ下拉电阻是愚蠢的。


对。谢谢,史蒂文。所以,奥林,告诉我。要使R3或R6上的1 mV变成危险的东西,换句话说,是什么使那1 mV的危险比仅在那里拾取的噪声还要危险?
Telaclavo

@Telaclavo:嗯?什么1 mV?我查看了我前后,上下颠倒写的内容,在做出答案时没有滥用毫伏。
Olin Lathrop'4

那么,您如何看待下拉电阻值的合适范围呢?
abdullah kahraman 2012年

@OlinLathrop-注意(1)我说:“只有在Vin开路时才需要R2或R4”和(2)T先生说:“不对。因为NPN是当前的,所以不再需要R2和R4。 R2和R4仅对电压受控的器件(例如MOSFET)有意义。” 也就是说,他绝对是说永远不需要下拉菜单。请参阅他对我的评论的详细回复。
罗素·麦克马洪

@OlinLathrop 1 mV是由于Icb泄漏而在R3或R6两端产生的最大电压。查看我对自己答案的评论。
Telaclavo 2012年

4

实际结果:

当断开底座(或在复位过程中为三态)时,2N3904上的CB漏电流通过反向偏置的CB漏电流部分点亮了绿色LED。在地面上增加一条路径可将CB泄漏电流分流至基极区域之外,并且LED现在完全变暗。

LED并不是问题,但如果说是电动机,那么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复位后失控的失控也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电阻R2 | R4还用于帮助从基极区域中消除电荷,因此从饱和状态切换到截止状态的速度更快。在这种情况下,左侧拓扑的较低电阻(基极和地之间的电阻R2)较好。


2

如果电路的源将是始终总是干净地拉高或拉低的数字输出,则不需要下拉电阻,因为任何电阻的大小都可以通过足够的电流,即使在使用时也能令人满意地导通晶体管。 5伏逻辑电压(意味着它下降了4.3伏)将毫无困难地通过任何数量合理的集电极基极泄漏。

如果电路的源将是在高电平和浮动电平之间切换的数字输出,并且如果浮动电平应转换为“关”,则在涉及“正常” BJT和逻辑电平的情况下,第一种配置通常会更好,尽管使用其他类型的晶体管或逻辑电平时,第二个会更好。第一种配置的优点是,如果将“关断”电阻器的大小设置为在晶体管的集电极基极漏电流下下降0.5伏,那么当晶体管被假定为“漏”电阻时,流经该电阻的电流将仅增加40%。打开。相反,在后一种配置中,使用相同的0.5伏假设,如果使用例如3.3伏输出,

只有当“高”逻辑输出的电压几乎不足以导通晶体管时,第二种配置才能真正比第一种更好。在那种情况下,第二电路使逻辑输出的全电压可用于导通晶体管。相比之下,第一个电路会稍微降低电压。对于双极结型晶体管,通常会有很大的电压裕量,以至于轻微的压降就无关紧要。但是,使用MOSFET时,有时需要一个人能获得的所有电压。此外,当驱动MOFSET时,可以使用比双极结型晶体管更大的串联电阻。此外,根据驾驶者的不同,一个人可能可以调整第二个电路中的电阻器的尺寸,以使即使晶体管因漏极-栅极短路而发生故障,也不会使处理器引脚承受过高的电压。第一电路将不提供这种保护。


1011

1
@abdullahkahraman:给出电阻值,这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如果使用MOSFET时,人们对保护的兴趣比对使晶体管“导通”时的功耗最小化的兴趣更大,则可以交换两个电阻器。当打开晶体管时,这会增加3mA的浪费电流,但可以保护CPU免受高达36伏的电压的伤害。
supercat

那是个好主意,正如我在某处所读到的那样,还要添加微型SMT电阻器就像保险丝一样。
Abdullah kahraman 2012年

1
@abdullahkahraman:与齐纳二极管一起使用时,此类技术会很有用。在我描述的场景中,如果由MOSFET驱动的物体的电源为例如24伏,则无需熔断,因为即使发生漏极-栅极短路,也不会驱动任何驱动电路超出规范。
supercat 2012年

2

如果在关键应用中需要使用可编程设备(uC或CPLD)来驱动信号,则需要更高的抗噪能力,则必须考虑上电复位条件将此类引脚定义为有功输出之前的输入。因此,我将包括一个下拉电阻,以避免在存在高EMI的情况下触发杂散噪声的情况。


-2

没有一个。忘记下拉电阻。在这两种情况下,NPN基极左侧的戴维南等效电压都是一个电压源和一个串联电阻。因此,仅使用与基极串联的电阻,然后对其进行选择,以使流过基极的电流成为所需的电流。


1
@Telaclavo-我没有对您的答案进行投票,但是您似乎没有意识到双极晶体管的次级效应(我在答案中已经提到过),这意味着可能需要R2和R4来吸收Icb反向偏置泄漏当前。如果完成此操作,则它将由be结承载,并可能导致设备导通。这是一种真实的真实世界效果,众所周知且有据可查,但在课程中却不一定能很好地教授。请参阅我的答案。
罗素·麦克马洪

我当然知道这种影响,但是它只需要达林顿晶体管引起注意,其电流增益是如此之高,以至于Icb可能对Ice产生一些明显的贡献。BC337不是达灵顿BJT。
Telaclavo

2
@Telaclavo-我们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都喜欢在真理和应用现实的基础上工作。这并非总是在每种情况下都会发生,而是在正常情况下会发生,并且在讨论中,您可以依靠绝大多数扎实的事实依据。| 我个人已经看到,当省略R2等效值且输入为O / C时,使用小型非达林顿双极晶体管会产生不希望的电路导通,并且看到添加R2后问题得以解决。我同意R2并不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输入可以是O / C,最好添加它。
罗素·麦克马洪

2
@Telaclavo-正确的电路设计取决于使用所有最坏情况的参数,而在数据稀疏时不做任何假设。例如,如果将Vcc减小10倍,则确定将Icbo减小10倍是一个危险的假设,实际上往往是不正确的。集电极电流的流向是否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程序。在许多情况下,设计师可以合理地决定“危险地生活”,而无需使用R2。它通常会起作用。对于在每种情况下都无法检查或不检查此类事情的人,添加R2是阻止Murphy的好方法。
罗素·麦克马洪

1
我认为每个人都对此进行了思考。下拉电阻肯定不会损坏任何东西,如果您在特别嘈杂的应用中(大螺线管下方等),它可以防止出现问题。大型(千安培)SCR也不易点火,但是在工业环境中,它很容易点火,并带来灾难性后果。
akohlsmith 2012年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