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Eurorack标准,我正在为模块化合成器构建模块。因此,这是一个旨在通过跳线连接到其他模块的模块。
虽然上述标准页未指定为模块输出的输出阻抗,似乎在一般这是在区域。输入阻抗被指定为100 ķ Ω。由于我的最终输出级是基于运放的放大器,因此我需要专门降低阻抗,因为运放本身会提供非常低的输出阻抗。此外,由于用户可以连接任何输出和输入,因此我应该期望输出可以短路至− 12 V至+ 12 V范围内的任何电压。(系统电源轨)由用户使用;例如,用户可以将两个输出连接在一起,尽管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但不应损坏模块。
在网上,我可以找到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做到这一点。显而易见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后接电阻:
模拟该电路 –使用CircuitLab创建的原理图
或将电阻器放入反馈回路中:
在这两种情况下,设置输出阻抗。
所以这里有两个相关的问题
- 是否确实建议使用后一种方法,并且对我的模块和它可能连接的任何其他(合理设计的)模块安全?我对此感到怀疑的原因是,在野外看模块时,第一种方法似乎更常见,所以我认为有一些我没有意识到的缺点。另一方面,运放的直接输出似乎也很常见。
更新:
为了回答奥林(Olin)缺失的规范:用户不会认为通过短路输出来进行无源混频是可行的(实际上,其他模块的输出阻抗会变化,因此并不可靠)。因此,基本上不会破坏模块的任何行为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由于该模块的输出实际上无论如何都不能用作控制电压(由于模块的性质),因此由环路外电阻器引起的轻微损耗并不重要。音量只是很小的下降。
最后,阅读此线程,我注意到后一种选择的一个潜在问题是运算放大器需要直接驱动任何输出电容。通常,模块化跳线非常短,但是也有壁式模块化跳线,可能会使用更长的跳线。
最后,我认为我倾向于第一种选择,主要是为了避免电缆电容出现任何问题,并且因为缺点(小信号损失)并不十分重要。但是仍然欢迎任何想法或见解!
更新2:
因此,先前更新的结论仍然成立,当我们不知道负载时,第一个电路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