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学生,在了解了什么是电阻之后了解了电容器,令人惊讶地注意到,电容并不取决于所用极板的性质,至少在我所知道的任何类型的电容器中均如此。
我受到指导,“只要板导电,就没有什么区别。” 真的吗?
作为一名学生,在了解了什么是电阻之后了解了电容器,令人惊讶地注意到,电容并不取决于所用极板的性质,至少在我所知道的任何类型的电容器中均如此。
我受到指导,“只要板导电,就没有什么区别。” 真的吗?
Answers:
是的,的确如此,电容为:
其中q是电荷,V是极板之间的电压。
只要费用可以“固定”,则适用此关系。我的意思是,由于电荷是静态的,因此无需具有“良好”导体,它不会移动,因此不需要。
因此,只要施加一定的电压就能在电容器的极板上产生一定的电荷,那么就可以确定
极板是否为不良导体(高电阻)并不重要,因为所有电荷到达其最终位置都将花费更长的时间。在最终状态下,与具有良好导电板的电容器相比不会有任何区别,因为电荷量将是相同的。
只有查看电容器的动态行为(它如何响应快速的电压变化),才能看到极板电导率的影响。一阶电容器将表现出额外的串联电阻。
电容器的有源部分是电介质。那就是储存能量的地方,也就是电压所产生的。极板只是将电流传输到正确的位置。此处的高电阻可能会使电容器损耗,但不会改变电容。
同样,电阻的电阻取决于电阻部分的材料和几何形状,而不取决于引线。
电感器的有源部分是线圈中的铁,铁氧体或空气空间,因为这是存储能量的地方。高电阻的导线会使电感损耗,但不会改变电感。
典型的电容器极板由具有大量电荷载体的导体(金属)制成。考虑到(非常粗略地),而,因此,假设每个原子有一个移动电子,那么1摩尔金属具有足以承受100000 C的电荷载流子。在100V,带铝板的1000μF电容器中,只有27μg铝原子必须捐赠/接受单个电子来保持电荷,其余原子保持中性。假设极板的重量为5g,那就是99,9995%的中性原子加上0,0005%的原子缺少一个电子。显然,在极板中缺少电荷载流子之前,典型的电容器会因击穿而失效。
半导体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其中自由载流子的数量要少得多,并且取决于掺杂。即使这样,假设极板保持完全导电,并且随着耗尽区的增加,只有极板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将电容作为静态近似值来计算通常会更容易。但是,这并不总是可能的:在快速动态过程中,结电容只能使用电荷流方程来充分描述(例如,该方程),而解决方案的确取决于板的材料。
就我所知,材料的选择确实很重要-即使是在静态情况下也是如此。如果不是这样,则意味着由于其中存在电荷载流子的剩余机会,大多数绝缘体也可以用作电极。为什么选择电极材料很重要的一些推理和科学著作:DOI:10.1109 / 16.753713和doi.org/10.1063/1.1713297仅举几例。事实是您学习的模型是一个很好的近似值。不多不少。电极材料很重要的主要原因是即使在静态情况下,电磁场也能进入导体。
LT; DR知道模型的局限性:虽然很重要,但是经常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