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V对于标准的汽车电池来说过高吗?


11

今天,我让我的汽车电池充电器在大约8个小时内为汽车电池充电,并探测到大约15V的电压,而充电器仍在泵送2安培的电流(尽管电流随时间缓慢下降)电池损坏了吗?该充电器是用于汽车电池的标准充电器,不是临时使用的充电器。


2
这可能取决于电池和充电器的类型:现代汽车可能会使用AGM电池和智能交流发电机,偶尔会抽出大于16v的电压,同样,智能充电器也可能出于特定原因这么做。另外,由于不依赖便宜的电表,因此您如何测量电压。
约翰ü

您是否还在连接充电器的情况下探测电压?首先,断开充电器,然后按照@SteveRacer提供的答案装载电池,然后测试其电压。
Doktor J

Answers:


3

我认为您在帖子中提到的“汽车电池充电器”是老式的,没有内置的充电规定?

如果将您的电池的电压提高到15伏,并且它是一款现代化的稳压充电器,对我来说似乎是有问题的。8小时后,任何自重的现代充电器都不应在15伏特下充电。如果是老学校,这很正常,是时候停止充电了。

因此,要回答您的问题,是的,15伏太高。大多数汽车交流发电机通常在每次启动后为您的电池充电,并在发动机运行时提供动力,通常将电压调节至13.8至14.0伏。达到此电压并在正常温度下,电池仅会产生很少的电量。在此之上,它将随着电压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气体。这会导致板材剥落并缩短电池寿命,从而损坏您的板材。放气是不希望的。

请注意,放气并不是煮沸。放气是指电解质中的水(H2O)分解(电解)为H2气体和O2气体。当极板电压过高时,如果极板不能再接受任何电荷(即没有剩余的PbSO4转换,意味着极板已充满电),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一旦电压达到峰值,稳压充电器会将电压保持在13.5至13.8伏,以防止放气和过度充电,并且在健康的电池中电流几乎降至零。由于过度充电而产生的放气也会“消耗”电解液中的水,密封电池很快就会毁坏电池。您可能还注意到,电池开始变热/变热。这是过度充电的另一个迹象,并且由于极板的膨胀和翘曲也损坏了电池。

注意:此气体是极易爆炸的混合物,因此在继续放气或放气一段时间后,请小心不要在电池附近产生火花。电池爆炸非常有害且危险。您会得到碎屑和酸液飞向各个方向。

关于电池是否会损坏我无法回答。如果变热,可能已经变热了。如果电解液液位下降,则需要用蒸馏水补充电解液。通常,电池板上方约10-12mm(1/2英寸),但要等到放气停止后,再来回摇动电池几次,以首先释放出电池板上的气泡。

要了解电池的状态,请对其进行测试,或将其放回汽车中,然后查看其状态。

希望这可以帮助!


好答案;出色的细节。就用蒸馏水“补足”而言,使用可拆卸式电池盖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免维护”是另一种说法,我们做到了,所以如果您失去电解质,现在您必须购买新电池...
SteveRacer

33

15V不是真正的读数。这是由于过度充电而在板上形成的气泡的产物,它们本身具有阳极和阴极。这会产生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错误的“电压”电位。(嗯,从技术上讲,它在那里,但是气泡起着串联微小电池的作用,但没有实际存储的电位。高阻抗DVOM不足以分解负载气泡,因此您会获得过大的开路电压(OCV)读数,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充电状态(SOC)的良好指示。

一种快速的验证方法是短暂地装入电池,这会导致气泡破裂或从极板上释放。我在插座上使用汽车前大灯灯泡一两分钟。再次使用DVOM检查,您将发现15伏现在为13.2左右,或者更准确,并且表明电池已充满电-没有损坏。

只有长时间的过度充电会蒸发掉电解液,才有可能损坏电池。最好的解决方案是购买一款智能充电器,该充电器可以监视各种参数并逐渐降低充电速率。


1
消除表面电荷的好处-也可以让电池站立,但这需要更长的时间。
太阳迈克

5
在零负载下测量电池电压几乎总是错误的。
尼克T

您说的是“错误的电压电势”,但是或者某处有电势或者电表错误地显示了该电势。也许您应该这样说:读数并不表示整个电池的电压。
can-ned_food

因此,实际上电池极板已经与电解质断开连接,并且起着巨大的电容器的作用吗?太棒了!
阿隆(Aron)

@ can-ned_food您在技术上绝对正确。电池制造商更喜欢SOC“充电状态”,而不是任何开路读数。正如Nick T所指出的那样,大多数SOC仪器都会观察到校准负载的影响,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SteveRacer

3

15vdc太高了。首先,请拔出充电器(如果尚未拔出)。接下来,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沸腾迹象。如果有的话要小心,因为这会灼伤您。接下来,用万用表探测电池两端的电压,以查看电压读数。如果在没有充电器的情况下读取的电压在13vdc的中间位置,则可能状态良好。确实,我怀疑您对电池的损坏是否太大,但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不过请记住,为了给电池充电,充电器的电压将高于12vdc,所以我敢肯定这就是它看起来如此高的原因。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