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00E如何通过添加另一个滤波器来消除抗混叠滤波器的效果?


11

根据http://mansurovs.com/nikon-d800-vs-d800e的介绍,D800E与D800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层滤波器会反转初始低通滤波器的效果。这是如何运作的?

第二个过滤器是否与第一个相同,但安装方向不同?它们是相同的双折射晶体吗?第二个过滤器必须与第一个过滤器对齐多少个轴?如果没有对齐,我将在生成的图像中看到什么?

如果使用第二个滤镜来逆转第一个滤镜的效果是由于完全移除AA滤镜会改变焦平面的问题而引起的,为什么不这样做,并相应地校准相机中的自动对焦系统呢?


6
就删除它而言。。。我敢打赌,在制造过程中只装载不同过滤器的滤芯比改变实际的制造过程便宜1000倍。更改自动化过程既昂贵又耗时,甚至丝毫也没有。
rfusca 2012年

我仍在寻找解决我问题第二和第三段的答案。
James Youngman '04

Answers:


8

传统的AA滤镜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将图像水平偏移约1个像素(有效地将一个图像叠加到其自身上,并具有很小的水平偏移)。在它的后面是第二个过滤器,它在垂直方向上执行相同的操作。这样做的效果是将每个光线分成四个方向,以使其中一些光线落在拜耳阵列的四个RGGB像素中的每个像素上。

D800e具有第一个水平分割滤镜,但紧随其后的是第二个水平滤镜,该滤镜组合了两个图像以消除第一个滤镜的效果。滤光片材料针对不同的偏振具有两个折射率,因此每个入射光线(将包含不同偏振的光子)都被分成两部分。如果第二个滤光片的折射率相等且相反,则发散的光线将以另一种方式弯曲,使它们再次降落在彼此的顶部,从而抵消了第一个滤光片的效果。这里的关键点是每个叠加的图像都有不同的偏振,可以将它们重新组合。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添加第二个滤镜将产生三个图像而不是一个!

至于为什么他们这样做而不是不安装过滤器,rfusca砸在了头上,所以当您要构建d800es时,偶尔将一批垂直过滤器换成水平过滤器要容易得多(因此更便宜)。禁用生产线的滤镜安装部分,并将相机传递到另一个AF校准台。

除此之外,现代镜片还可以校正滤镜叠堆的折射特性。省略AA滤镜会在使用数码时代眼镜拍摄的所有图像中引入微妙的像差。


conslayer关于手动对焦镜头的观点也令人信服,这是该问题的第3部分。但是,我认为这是对所提问题的最佳答案。
James Youngman

3

答案在引用的文章中。

“我们知道完整的低通滤镜无法完全去除,因为它会引起焦平面移动;此外,相机仍然需要能够反射红外线。”

正如rfusca指出的,制造方面的问题可能有所贡献,但是由于本文中的原因,您仍然需要安装3个过滤器。

我已经运行了一个照相机,并移除了红外滤光片(用于天文摄影)。有人告诉我自动对焦将不再起作用,但对我而言它会起作用。


除引入对焦偏移外,卸下红外滤镜不会影响自动对焦功能。AF滤镜具有单独的 IR滤镜,因此,如果您的镜头上有可见光截止滤镜,则它实际上将不再正常对焦。您可以取下AF IR滤镜,但是这会给您带来极大的痛苦,我建议您不要这样做。
假名称

同样,就其价值而言,“它移动焦平面”的说法是胡说八道。补偿移动的焦平面所需要做的就是对AF传感器进行重新校准,无论如何都必须在制造过程中完成。
假名称

实际上,重新校准AF传感器非常容易,这有点单调。我自己在尼康D80红外转换上完成的。基本上,有三个螺钉可调节AF传感器相对于传感器的位置和平面度。您需要拍摄很多照片,然后调节螺钉,直到AF传感器平面与传感器平面相同。
假名称

我能想到的唯一真正有效的原因是关于反射IR的原因。基本上,大多数DSLR都将热镜作为AA过滤器的一部分。这样,他们将不得不生产一套仅用于热镜的传感器盖,而不是两个AA过滤器。对我来说,这似乎仍然是一个荒谬的解决方案。
假名称

自该线程发布以来,@ fakename已发布了大量有关“传感器堆栈厚度”的信息。对于出射光瞳近的dSLR镜头,更改传感器前部玻璃的厚度会很不利。上图应进行修改,以显示平板玻璃对以一定角度入射的光线具有折射效果(如图所示)。
JDługosz

3

如果使用第二个滤镜来逆转第一个滤镜的效果是由于完全移除AA滤镜会改变焦平面的问题而引起的,为什么不这样做,并相应地校准相机中的自动对焦系统呢?

  1. 调整自动对焦系统校准不会固定手动对焦的对焦偏移。您还必须调整对焦屏的物理位置,因此又回到了相机型号之间的制造差异。
  2. 通过拆下滤镜(用较低折射率的气隙代替),可以有效地将传感器从镜头座移开(从光学角度而言)。当取下滤镜时,其无限远焦点在其聚焦范围的物理极限处“完美”的镜头将不再能够实现无限远焦点。

在此处输入图片说明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