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破坏性编辑,它们是否存在?


12

这将有点挑衅,并且会更多地涉及术语和定义,因此,如果您认为应该将其关闭或转移到meta上,请投票。

问题是-关于后处理过程中可以进行的非破坏性编辑的讨论很多,但是我对术语“非破坏性”感到有些困惑。

由于保留了原始数据,因此对RAW文件的编辑被称为无损/无损的。但是,如果结果中丢失了数据,我该如何称其为非破坏性编辑?关于JPEG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保留原始数据,则我的编辑是无损的,因为我总是可以恢复为原始格式(JPEG是有损格式,但这是不同的话,我们也可以谈论TIFF)。

因此,无损/非破坏性编辑与无损格式之间存在区别,即将RAW更改为JPEG本身就是破坏性编辑,因为这样会丢失信息。但是如果对RAW文件进行白平衡调整,结果中也可能会丢失信息(照片为蓝色,在此过程中添加更多红色并剪切红色通道)。

例如,WB编辑是否具有非破坏性的含义,即在相同条件下我们无法做得更好?但是,如果我们不首先将WB编辑视为非破坏性的,而是使用过滤器来获取更好的数据怎么办?

那么,非破坏性和破坏性编辑的定义是什么?


我已将问题更正为非破坏性编辑与破坏性编辑。
卡雷尔2010年

Answers:


6

就像艾伦所说的那样,通常在讨论编辑时,我们指的是“破坏性的与非破坏性的”,而当讨论文件格式时,则是指“有损的与无损的”。

以白平衡为例。在原始文件上进行调整时,白平衡是否真的“具有破坏性”?无法以原始状态查看原始文件,因为原始文件只是一堆“原始”传感器信息和摄像机数据。来自拜耳阵列的信息无法直接查看...必须对其进行处理以创建RGB像素,然后可以将其视为图像。

如果我使用所有默认设置渲染RAW文件,是否会“破坏”信息?还是我只是在解释它?当我更改白平衡设置时,是在“破坏”信息,还是只是在更改我对现有信息的解释方式?

让我们与JPEG进行对比。JPEG图像从“有损”开始,因为原始数据已被解释。此后的任何调整都不来自“原始”数据,而是来自先前的解释。从技术上讲,您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进行无损编辑……但只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进行。数据已经被部分破坏了,所以您想知道,调整不良数据会给我造成多少破坏?

当我在Lightroom中处理RAW图像并调整曝光,白平衡,色调曲线等时,所有这些编辑都将应用于原始数据。所有其他调整都将重构为RAW处理,并应用于原始数据。如果我多次调整白平衡,则不会丢失任何数据...当在屏幕上呈现原始数据时,“总计” WB调整将应用于原始数据。好像并没有应用一种WB调整,而是在其之上进行了另一种调整,并且在其之上进行了另一种调整,这的确具有破坏性。如果您在Lightroom中对图像进行了大量编辑,则在缩放或平移图像,进行其他调整等操作时,您会开始注意到滞后现象。这是因为在原始图像中,所有调整都会重新应用于原始RAW数据。在屏幕上呈现。

假设您在特定的WB编辑中“剪切”红色。该信息实际上并未被裁剪,因为这只是在将原始拜耳传感器像素数据渲染到屏幕时所进行的整体处理的一部分。如果以后再进行WB编辑,以“恢复”那些剪裁的红色...它们可以完整地恢复,而不会造成任何损失,因为这只是在处理RAW图像时执行的“管线”处理中的一个步骤在屏幕上更新(即放大,平移,进行其他编辑等)。在RAW中进行编辑时,实际上唯一的时间信息丢失就是保存为普通图像格式。不一定必须是JPEG,保存为DNG或TIFF时仍然会蒙受损失。


我可能对哲学太涉猎了,但是如果RAW本身是对现实的破坏性表示,那么我们的摄影师应该尽量保留尽可能多的东西。并在拍摄前考虑一下它,而不要依赖我们以后可以无损执行的所有奇特的事情,因为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已经破坏了很多原始照片。
卡雷尔2010年

我不记得曾说过RAW本身是对现实的破坏性表示。也许用RAW更好的方式是对现实的“有限”表示,尽管比许多表示(例如JPEG甚至是Film)要少得多。我确实同意,作为摄影师,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来尽可能多地保存我们的场景。但是,要保留RAW的“最大”效果,通常意味着拍摄一开始看起来“不正确”的照片,从根本上讲,需要进行一些后期处理才能尽可能真实地解释我们捕获的信息。
jrista

其全部与解释有关。RAW只是具有实质性但没有真实形式的有关现实的信息,而我们如何解释该信息,我们以何种形式提供给它,决定了最终镜头的真实感和真实感。
jrista

我在这里有几点不同意。我认为您正在混淆几个相关但不同的事情。1)可以无损地编辑任何文件格式。该术语仅指程序在将数据放入程序后对数据执行的操作。它完全与制作输入文件无关。2)它也不需要保留超亮或超暗。如果您可以从链的中间删除调整并将其呈现为好像从未在那里进行过调整,则它们可以被裁剪,并且仍然是无损的。
user1118321 '17

5

该术语通常称为“破坏性与非破坏性”编辑。

这个想法是,破坏性编辑会丢失信息。丢失的信息并没有真正丢失,您通常可以发出“撤消”命令来还原更改,但这并不总是可以保证的。

使用非破坏性编辑时,编辑和原始文件将保持分开,并且仅在最终保存时应用。这些编辑可以随时以任意顺序重新排序,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如che所说,Photoshop调整层是无损的。


4

我认为无损编辑可将原始文件与更改数据保持在一起。

因此,如果您有一个原始文件并应用了一些颜色校正曲线,然后应用了其他一些颜色校正,则当您需要实际打印图像时,您仍然拥有原始数据和两个校正,可以任意精度计算它们。

AFAIK Photoshop调整图层以这种方式工作。


Lightroom,Aperture和iPhoto(可能还有其他)以这种方式执行编辑。有关编辑的信息(无论是白平衡还是其他信息)都存储为库的一部分,并且仅在从应用程序导出(或打印)图像时以破坏性方式应用。主文件始终保持不变。
digitalpardoe 2010年

1

RAW照片将始终进行非破坏性编辑,直到生成JPEG或其他系统可用格式,然后您才能进行破坏性或非破坏性编辑。

密钥在您使用的软件中。根据定义,Lightroom是非破坏性编辑器。另一方面,除非专门以不会改变原始图像层的方式使用,否则Photoshop不会。

Lightroom将照片的设置和调整存储在其数据库中,而RAW文件(以及相机保存的原始设置)保持不变且保持不变。

编辑仅会破坏性地应用于导出的图像,即使这样,RAW文件仍然保持不变。Lightroom的优点在于,它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所有文件,JPEG,TIFF等。


1

还有另一种类型的非破坏性编辑(我们应该称其为“ 假非破坏性”)。digikam所有类型的操作引入了非破坏性编辑,甚至包括裁剪/调整大小等。但是我称其为伪造的,因为它只是在开始编辑图像之前保存图像的副本。

在开始工作之前,您可以使用任何其他照片编辑软件通过简单的备份来为自己做同样的事情。digikam只是利用了这种(也许)最佳实践,并包装了一些工具以使其更加方便。


1

编辑是对某些事物的更改,从定义上来说,这使其成为破坏性的过程。非破坏性处理将包含原始图像的文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并且不对其进行任何修改。

假设我将图像导入到程序中,并采取以下步骤将其设置为可以发布给客户的状态:

  1. 垂直调整图像方向。
  2. 从某点(x,y)开始裁剪为1:1.25 ,尺寸为width x height
  3. 通过+0.63 EV调整曝光。

使用破坏性编辑时,此时保存图像将永久丢失在第二步中裁剪掉的像素,而在第三步中裁剪为白色的任何颜色。如果我第二天回来决定超调曝光度,唯一的选择就是使整个图像变暗。被裁剪的部分只是变成灰色阴影,而不是原来的阴影。该程序将用处理后的版本替换原始图像,并且不会留下任何原始痕迹,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使我进入当前状态。不用说,这些都不是可恢复的。

非破坏性处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它更像是校对人员所做标记,它显示了在保持原始外观不变的情况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图像。非破坏性处理程序不会使用所做的更改覆盖原始图像,而是保留已完成操作的单独列表,并使用该列表创建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或生成最终输出。这意味着当我要更改在上面的步骤3中进行的曝光调整时,只需删除该步骤,程序就会显示仅重新定向并裁剪的图像。然后,我将新的调整添加到列表中,程序将通过所有三个步骤来显示新图像。

我在此处所做的更改是对更改列表的破坏性编辑,但未更改原始图像。


0

无损/非破坏性编辑是可逆的,并且需要以可逆的方式转换和/或附加数据。

无损编辑的两个简单示例是:

1)旋转90度

2)通过将每个像素转换为相同的2x2四像素来使分辨率翻倍(适用于某些图像格式,由于其存储信息的方式可能不适用于JPEG)


我不确定这两个都是真的。由于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涉及算法,例如Photoshop,Lightroom,Aperture和类似工具,因此这些编辑都不会造成损失。缩放从来都不是100%完美的最近邻居,总有一些插值只是由于算法的工作原理(最近邻居仍然是采样算法)。即使旋转,在大多数图像编辑工具中也会导致重新采样,因此旋转时也会丢失。除了编写自己的工具(目的是使用非破坏性算法)之外,我不会打赌这两个工具是无损的。
jrista

1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通过将每个像素转换为相同的2x2四像素”
Jason S 2010年

1
...并且大多数图像编辑工具都具有“无损旋转90度”功能。
杰森S

1
非破坏性和可逆性不是一回事!
stevenvh 2010年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