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过程:应如何记录以及记录什么?


10

不久前,我工作的公司将开发项目外包给了第三方。他们在开发解决方案时采用了敏捷实践。但是,当要求提供文档时,他们只会说这是必需的,因为它已合并到Wiki或作为其冲刺的一部分。

他们确实在项目完成时离开了,除一个项目团队外,其他所有人都离开了。年度订阅到期后,该项目Wiki网站现在已关闭。

当他们离开时,他们掌握了与他们一起发展的大部分知识和理解。

所以我有两个主要问题;

  1. 这对于敏捷性来说是正常的,还是只是不想写它的借口?
  2. 在敏捷项目中记录开发需求,设计,关键决策和环境的文档的行业规范是什么?

en.wikipedia.org/wiki/There%27s_a_sucker_born_every_minute 认真地讲-您没有预见到en.wikipedia.org/wiki/Bus_factor吗?好吧,一个教训很难,往往会学得很好。希望对您来说,不会再有下一次了(但是您仍然会做生意)
Mawg说恢复Monica 2015年

Answers:


4

这对于敏捷性来说是正常的,还是只是不想写它的借口?

我的理论是,这就是为什么敏捷如此之快地传播,尤其是scrum的原因。我已经看到太多团队想要敏捷来保护自己(而不是整个公司)。问题在于,在很多情况下,管理人员会使用这种方法来对付他们(因为他们也想保护自己!)。

这是否意味着敏捷根本不起作用?当然不是,这仅意味着敏捷可以帮助您解决一些常见问题,但是您仍然负责其他所有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敏捷不适合该公司的团队。

在敏捷项目中记录开发需求,设计,关键决策和环境的文档的行业规范是什么?

简而言之:

团队应该定义他们需要多少文件

他们知道领域,他们是专家,更重要的是,他们制造东西!

这就是敏捷宣言中包含全面文档的工作软件的含义。


2

他们是否给您留下了一组TDD测试,验收测试或其他单元测试?他们很好地记录了应用程序的工作方式和预期的工作方式,并提供了如何使用所开发内容的示例实现。


+1是,这是一种敏捷的文档编制方法。如果您的测试足够详尽并且可以运行,则可以确保正确记录了系统文档(相对于将文档分开并与实际代码不同步)。哦,您可能需要某种广泛的鸟瞰文档才能了解大局。
马丁·威克曼

2
可悲的是,他们留下的测试的数量和质量很差,很快就被丢弃了,没有实际用途。
GrumpyMonkey 2010年

2

虽然我无论如何都不是敏捷专家,但这是我的尝试:

  1. 是否有故事/要求提供特定文档的要求?如果没有,那么这就是问题的一部分,因为您在某种程度上会得到要求。这是一个借口,我想知道您在这里所说的“正常”是什么意思。遵循敏捷原则的仅仅是大多数使事情正常化的东西,还是应该作为整个流程的一部分?这些是我可以看到的两个视图。编辑:我怀疑大多数团队所做的任何事情在文档方面都是一样的,但这只是我的猜测。

  2. 我可能在此方面可能会做的最好的是,可能会有一些有趣的链接:

敏捷宣言中有一些具体要点,我将在其中指出并注意:

工作软件胜于完整的文档

也就是说,尽管右侧的项目有价值,但我们更重视左侧的项目。


@JB使用“正常”一词是为了找出大多数团队的工作。
GrumpyMonkey 2010年

1

他们太可怕了。我认为敏捷根本就没有文档。他们至少应该跟踪应用程序描述。导出他们的Wiki会很好,或者允许其他人收取服务费。

它可能不像某些尝试那么详细。从理论上讲,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规范不再与代码匹配。因此,您有足够的文档来编写代码,而不是尝试详细定义它(类似于以某种伪语言文本/图表代码编写代码,然后以实际代码编写代码)。


1

您的问题与敏捷无关。他们应该已经制作了您要求的文档。该项目管理不善。


0

至少应该在某处对功能,用户案例和测试用例进行一些描述。IT可能在项目的ReadMe文件中,可能在源代码注释中,可能在设计文档中;可能是以上所有...或者可能是MIA!


0

根据我的经验,总是有很多人需要文档(我曾是其中的一员),但实际上没有人真正有时间或渴望创建它们。有时需要付出一些努力,但是创建的文档通常会很快过时并且与系统的实际功能不同步。这会导致一种情况,即使您确实有文档,也没有人真正打扰检查它,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它的准确性。

为了获得真正的准确性和可靠的信息,几乎可以归结为能够读取代码和测试。想要(重新)发现其系统功能的客户可以随时采访并查询程序员,然后程序员可以提出(经过调查)有关系统的事实。

创建良好的文档并非易事,而且成本很高。其次,人们可能会想知道听众,谁提供了文档,它打算提供什么?


听起来您是在事后参考文档(如果我错了,请原谅我)。事实发生之前文档发生了什么?天哪,还是更多:-(
Mawg说要恢复Monica 2015年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