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tagged «ground»

地线是电路中从其测量其他电压的参考点,或者是电流的通用返回路径,或者是与地球的直接物理连接。

5
防静电垫直接接地还是1E6欧姆电阻?
是否应将防静电垫直接接地或介于两者之间的1E6欧姆电阻? 2层垫子。上侧:耗散(10E7〜10E10 ohm /m²)。底部:导电。 更精确一点:与地面的连接将通过处于地电位的CGP(公共接地点)进行。那么,垫和CGP之间是否有1E6欧姆电阻? 为了响应Lorenzo Donati:因此,《运算放大器应用程序手册》第7章,第95页中介绍的工作站环境如下所示: 为什么不进行以下设置?请注意腕带接地,这是我根据原始图像编辑的。 现在,腕带与地面之间的电阻不再是2E6欧姆,而是1E6欧姆。这够了吗? 第96页:“从安全带到地面再次需要1E6欧姆,以确保安全”。

2
是什么导致我的降压-升压转换器出现尖峰或振荡?
目前,我对Buck-Boost转换器有疑问。我的Buck-Boost转换器的原理图如下所示: 我使用了霍尔效应传感器LV25-P和LA25-NP来测量Buck-Boost的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然后,信号由换能器测量并发送到信号调节电路(该图右侧)。对于信号调节电路,我使用LM358制作了电压跟随器。最后,信号被发送到ADC。 我使用的IGBT是IRG4PH50U。驱动程序是TLP250。TLP250的电源供应器为+ 15V,其接地称为“中间”。开关频率为20KHz。 我将光伏仿真器Chroma ATE-62050H-600S用作降压-升压的输入源。输出端带有20 Omh的电子电阻。我将IGBT的占空比保持在49%。结果如下所示: 其中通道1是指信号状态电路前面的端口“ LA”处的信号。通道2表示端口“ 1”处的信号,该端口位于带有LC低通滤波器的信号调节电路的末端。通道3是由电流示波器探头测量的输入电流。 结果不是很好。我真的很想消除这些尖峰。最近,我阅读了一些有关接地反弹的文档,例如,什么导致我的DC / DC升压转换器产生大的振荡?这是地面反弹还是其他影响? 我保证这是由地面反弹引起的。但是,我没有解决方法。 任何帮助将不胜感激。 你好,@ BruceAbbott。是的,我有3个理由。 一地与换能器和LM358有关,我将其标记为“三角形”。第二个接地与驱动程序TLP250有关,我标记为“ D_GND”。第三个是降压-升压的接地,我标记为“ GND”。如右图所示,我使用0 Omh电阻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当我测量通道1和通道2中的信号时,我连接的接地是P6。 作为对@PlasmaHH的请求,我添加了原型和PCB布局。 最近,我尝试了@PlasmaHH的解决方案,结果如下所示: 通道3是由电流示波器探头测量的输入电流。通道1和通道2引用相同的端口,即端口“ 1”。但是,通道1使用接地天线,而通道2没有使用接地天线。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涟漪已减少,但并非全部。 我还尝试了我的Boost电路,这是我以前的工作。结果如下所示: 其中通道1使用接地天线,而通道2没有使用接地天线。从该图可以看出,所有的纹波都减小了。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认为@PlasmaHH是正确的,但不是全部。@carloc和@rioraxe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我认为它们可能会起作用。我阅读了Jeff Barrow的文章,http: //www.analog.com/library/analogdialogue/archives/41-06/ground_bounce.html 。我认为反弹是元凶。我为Buck-Boost做了一些分析,如下所示: 这些图给出了开关接通或断开时的两个不同的电流环路。从该图可以看出电流回路面积的变化。我提出了一种设计PCB布局的解决方案,如下所示: 我要使用这种布局的原因是,我发现两个电流回路的电流方向相同。因此,我只需要考虑如何减少粉红色区域和绿色区域。 这是我的PCB布局,尚未完成。我只想知道它是否有效。 粉色线表示打开开关时的电流回路,绿色线表示关闭开关。白色区域是电流回路的变化。 那么,大家,您认为还好吗? ——————————————————————————————————————————————你好,我做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我减小了电容的大小,因为我发现我并不需要那么大的电容。然后,我减少了电感GND和Cout之间的走线。这对减少杂散电感有效吗?” 嗨,我刚刚更新了PCB布局。你能帮我检查一下吗? 我进行了一些更改: 将IGBT和二极管制成一个散热器,以减少环路面积。 在底部做了一些组件,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是否可以。 将地面连接在一起,就像我在图中标记的白色圆圈一样。 我不知道如何测量瓶盖的ESR。但是我检查了一些文件。它说: “输入电容为100V 470uF。其ESR为0.06欧姆。输出电容为250V 47uF。其ESR为0.6欧姆。” 最近,我制作了新的PCB板,如下所示: 结果很好,如下所示: 输入电流的尖峰较小。但是,我不确定是否可以进一步改进。 顺便说一句,我还测试了输出电流和电压,如下所示: …
11 ground  layout 

3
从物理上讲,将PCB连接到机箱接地如何降低噪声?
我意识到这似乎是重复的,是否应将机箱接地连接到数字接地?但是,除了我所了解的明显安全问题外,该线程中的答案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要将机箱连接至PCB接地。 我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我的PCB具有敏感的模拟电路,则应将其放在金属机箱中,并使其与PCB绝缘。机箱充当法拉第笼,它使我的PCB免受外部EM噪声的干扰,也使噪声不从我的RF PCB发出。如果安全不是问题,我认为没有理由将两者连接。德拉斯在上述链接中的回答似乎与此一致。 但是,有很多知识渊博的人的传统观点认为,应建立通往金属机架的低阻抗路径,以减少噪声和EMI。 为什么要这样做?好像将我的地线连接到机箱上,会使他们的电路暴露于外界的噪音中。并且还要使外部暴露于噪音中!
11 noise  ground 

3
什么是麦加地面?
我遇到了几个不同的地名(数字,模拟,信号,电源,麦加,EM,屏蔽等)。 我确实了解其中的大多数-但麦加对我来说是新的。有人可以解释一下这个麦加圣地吗?

5
电源的单端接地
当我开始研究电子学时,这是我继续努力解决的一个概念性问题。 假设我们有一个电池,它的一个端子直接连接到一块良好的高导电性接地片上。进一步假设电池的电势大于地球的电势。现在,我意识到这不是闭合电路,但是为什么电荷不会从电池流到地球呢?是否不存在会使电池中的电子流失或至少减少到地球与电池之间的电势相同的电位的电势?这不是静电放电背后的原理吗(尽管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电位差很大)? 我已经阅读了有关electronic.stackexchange的其他所有参考答案,但我仍然不满意。

2
PCB和设计电源连接
我现在已经设计了一些PCB,但从未在良好实践中投入过多精力。它们是小板,大多数重点放在确保已连接的所有东西都已连接上。 现在,我想更加认真地制作设计良好的电路板。我已经多次设计和重新设计了我当前的项目,试图设计出美观的布局。 该项目基于在16Mhz晶体上运行的ATXMega256 mCU,总共约有60个组件,其中有7或8个是IC。 对于我的下一次重新设计,我计划尝试“曼哈顿路由”,至少尝试并以各种方式帮助您进行疯狂的跟踪-但这有点不合时宜。 我似乎最常遇到的问题是了解为每个IC供电的合适方法。通常,我会以菊花链方式将它们链接起来,但这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做法。 这是我关于供电的问题 我听说过“星型配置”,其中所有IC都直接连接到稳压器,但是还没有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因此我不确定如何将其设计到我的项目中。听起来好像一团乱麻的痕迹从我脑海中浮现。您能发布一个设计良好的星型配置示例吗? 使用星形配置而不是电源平面会带来一些优点和缺点,而不是电源随处可见。 什么时候可以将平面用于VCC,特别是用于2层板上的VCC,我听说它在2层板上并不常见? 如果我不应该使用电源平面,那么在走线需要相互交叉的情况下更好:使用via的GPIO或via的电源? 如果可以在2层板上使用电源平面,那么VCC应该在顶层还是底层,显然我也应该有一个接地平面。 我知道对这些问题没有双赢的答案,因为每个项目都会有所不同并且需要不同的计划,但是我认为它背后的基本概念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是普遍的,人们会遵循。您必须先了解规则,然后才能打破规则。 我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可能超出了在线讨论的范围,但是我正在寻找更通用的答案,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7
普通与地面
我受过训练,可以使用地面一词和地面符号 来指代地球,即我们站立的土壤。 电路公共端被认为是带有符号的独立概念。 我的理解是,“地面”意味着节点可以并且应该与地球相连。“公共”表示任意参考电压,没有相对于大地的电压的含义。一个原理图中可能有多个共同点,但地球就是地球。 显然,在某些情况下,“地面”用于表示我在上文中定义的“常见”。这些情况会错吗?我使用的术语与标准用法匹配吗?

1
如何将地平面连接在一起
将接地层连接在一起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我知道接地层在多个位置连接在一起,以便在整个电路板上保持低阻抗GND并为信号提供返回路径。 但是,除了通孔非常靠近每个去耦电容之外, 我看到了这样的布局,其中在许多通孔上添加了网格图案,间距为板上最大波长的1/20。 在其他板上,过孔沿着走线放置(例如“ 过孔的位置以连接接地层 ”)。 我已经看到过孔是随机散布的。 还有一种组合:沿线的过孔+在GND平面上随机散布。 有明显差异吗? 我想要实现的是良好的信号完整性,低辐射和良好的电源去耦。
11 pcb  layout  ground  routing  via 

2
裸露的电路接地引脚上的ESD冲击
我为电池供电的设备设计了一种电路,该电路的USB连接器外露,可以充电和传输数据。这是一个非标准,可对接的USB连接器,没有可用的屏蔽连接,整个电路都装在一个塑料外壳中,没有底盘/没有保护性接地,如下图所示: 对于ESD保护,我几乎遵循此处提供的确切设计建议:http : //www.semtech.com/images/promo/Protecting_USB_Ports_from_ESD_Damage.pdf 当Vbus,D +或D-被正或负ESD脉冲击中时,我可以看到电流路径,即,转向二极管正向传导负脉冲或转移至中央TVS以获得正脉冲,如果我的理解关闭,请纠正。 但是,我不确定如果裸露的GND引脚本身受到击穿会怎样。 问题: GND引脚上的负ESD冲击是否与Vbus上的正脉冲具有相同的效果,即中央雪崩TVS击穿导致钳位? 如果在GND上产生正ESD冲击,则转向二极管和/或中央TVS会向前传导,并将全部能量(如果有的话,减去1个二极管Vf的压降)传递给电路的其余部分,从而破坏严重性!我试图描述以下情况: (图片经以上链接修改) 我正在考虑的解决方案: 断开Vbus与中央TVS的连接,并在Vbus与GND之间引入一个独立的双向TVS,并为其余电路提供后续的反向电压保护(以承受双向TVS的-Vclamp)。它仍然可能无法阻止转向二极管导通,另外在其他裸露的IO引脚上还有其他单向TVS二极管与GND并联,这也可能会导通。 在裸露的USB GND和电路GND之间引入一个铁氧体磁珠,以防止它提供任何微弱的阻抗! 任何建议/见解都欢迎,谢谢! PS: 由于电路可以从Vbus汲取功率,因此不能在Vbus-GND回路中添加串联电阻 根据IEC 61000-4-2级别4(8 / 15kV接触/空气放电)进行计划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如果不连接USB电缆,设备将依靠电池供电,因此可以轻松访问所有引脚以防ESD冲击。

4
为什么万用表的背面有铝箔?
我想知道一些万用表背面的铝箔的用途是什么?我进行了连续性测试,发现它已连接到地面(COM)端子。 我最初的猜测是它是某种屏蔽,但是由于它没有完全封闭并且万用表无法在如此高的RF范围内工作,因此看起来似乎不太合理。而且,它不是某种接地平面,因为它仅通过弹簧连接到板上。 究竟是什么?

7
电力公司为何提供零线?
我了解到,电源通常分三个阶段传输(无中性线)。然后,当我们到达某个变电站时,电力公司基本上会提供1号房屋,L1、2号房屋,L2、3号房屋L3,并将它们全部连接到公共中性线。也就是说,每个房屋都获得一相电源,并且在所有3条线之间共享中性点。然后,该中性点在变电站接地。 我的理解是,在我家的主面板中,中性线已接地。在我看来,如果我们要这样做,为什么我们根本需要中性线。实际上,在任何系统中,如果电力公司实际上将变电站的中性线接地,那么为什么每个单独的房屋都不能简单地提供自己的中性线(即,每个房屋的背后都有一个单相和一个或两个金属极)用作中性点(带电流的地面)和接地(为安全起见)。在我看来,这将使电力公司不必提供中性线。我的观点是,中性线在变电站和每个家庭中都接地,那为什么还要提供它呢? 在我的设置中,电流将从1根电线从极(单相)进入房屋,并且电流将流入每个房屋提供的接地。电力公司没有理由提供中立的电力。 你能解决我的误解吗?我已经阅读了许多帖子,并且对此有矛盾或矛盾的信息。
10 ground 

1
为什么在连接器屏蔽层和接地之间连接该电阻器?
我正在查看树莓派B型,发现USB电源连接器屏蔽层和地面之间有一个电阻。我在许多使用更大封装电阻的PCB设计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尽管我不知道它们的原因。 这是我很好奇的R51。 在板上,它看起来像是0805封装,尽管我见过更大的封装。 所以我的问题基本上是: 为什么在这里需要电阻?将电缆插入连接器时,与ESD有关吗?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大的包装?我认为它可以处理更多的功率,但由于它们都是“ GND”,所以该功率从何而来? 如果我的想法有误,请纠正我

3
在由NPN晶体管切换的电路中,电源和输入是否需要相同的接地?
我正在尝试制作一个电路,以允许我打开一个继电器,该继电器将打开一个LED。但是,该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为12 V,我只有5 V的输入,因此我使用的是NPN晶体管。打开和关闭继电器的电源。这是原理图: 但是,我对一些事情感到困惑(请注意,未指定12 V电源和5 V电源的接地): 如果我的5 V电源是Arduino,我可以使用12 V电源的接地吗? 基极和发射极在晶体管上具有不同的接地可以吗?还是必须相同? 如果我的12 V电源是8节AA电池(不可持续,但我只是将其用于测试),我该如何将其连接到与arduino相同的地面,而不是电池的负极? 如何基于晶体管确定R1和R2应该是什么?我在网上阅读了一些内容,但仍然感到困惑。 还有其他我没有考虑的事情吗? 我对此完全陌生,因此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4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地面
我一直想知道这一点,所以我做了一些挖掘,并且像往常一样,维基百科是最有启发性的。好像电报是第一次引入地面来完成电路。如果不是因为地面将具有更大的电阻,那么节省电线似乎是一个好主意,因此,总的来说,您将需要更多的电力来使电流流动。 这对于电报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其他任何事情,似乎都比它的价值还麻烦。 我已经阅读了测量绝对电压时“参考点”的论点。那是一个人为问题的解决方案。电压仅作为电位差有意义。因此,您要测量电势差,而不要选择无意义的参考系。 至于安全性的论点,如果没有接地系统,我们似乎会更加安全。如果不使用地面来完成电路,一般来说,电力必须要经过一个人才能进入地面。通过要求有人触摸两条电线以使其受到电击,而不仅仅是灼热的电线,这将减少触电的风险。接地线似乎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问题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对于低压系统,接地会产生不必要的噪声源。据我所知,地面将充当巨大的不稳定电池+天线。地面上任何酸碱度的差异都将意味着直流偏移-取决于两个地面点的水和矿物质成分的酸度差异。 使用地面完成无线电信号电路意味着电路中不必要的电阻。在土壤中,您的质量取决于您的选择,而不是电路的设计。 我可能错过了一些问题,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我是否错过了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优势。 有谁知道使用接地来完成电路的历史/哲学吗?

4
如何知道我已佩戴防静电腕带接地?
我的Belkin 防静电腕带的电阻显示为0.983,但是我如何知道仅将其连接到计算机电源就可以接地呢?参见下图。 我如何知道该电阻是否被接地触点吸收?我是否必须用一根导线触摸皮带下方的金属板,并用另一根导线接触电源? 更新:我想知道腕带和电源线通过电源的接地触点之间是否存在接触。由于腕带可以正常工作,我还想知道将其接地并连接到电源插座也可以正常工作,因此我用一根引线触摸了腕带的金属板,而另一根引线接触了电源线的接地,并且看到与上文提到的。这意味着一切正常。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