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电子和电气工程专业人士,学生和爱好者的问答

2
在什么条件下星网变换是可逆的?
我们都知道并喜欢Δ-Y(delta-wye)和Y-Δ(wye-delta)转换,用于简化三电阻网络: 图片来自知识共享 Δ-Y和Y-Δ转换具有很好的特性:无论涉及的电阻值如何,总是可以将Δ变成Y,并且可以将Y总是变成Δ。 Y-Δ变换有一个广义版本,称为星网变换。这会将电阻器的“星形”转换为电阻器的“网格” 。NN N NC2NC2 ^{N}C_{2} 图片来自知识共享 维基百科建议恒星到恒星的转换将一直存在-但逆向变换(恒星到星的)可能不存在。以机智: 该变换将N个电阻替换为电阻。对于N> 3,结果是电阻器数量增加,因此,在没有其他约束的情况下,变换没有通用的逆函数。NC2NC2^{N}C_{2} 为了使逆存在,必须满足哪些约束? 我对将4节点网状网络转换为4电阻星形网络特别感兴趣。 问题的动机:我有一个工业电源系统模型(实际上只是一个包含2,000个节点的非常大的恒压源和阻抗网络)。我正在尝试将其减少到仅四个感兴趣的节点。 编辑: 关于此主题有一些已发表的论文。 L. Versfeld,“有关电网的网状转换的评论”,《电子通讯》,第6卷,第19期,第597,599页,1970年9月17日 研究了众所周知的星形-网格转换的两个新方面:(a)将给定的通用网格网络转换为等效星形网络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b)对包含来源的网络的扩展。 Bapeswara Rao,VV;Vat Aatre,“网状星型转换”,《电子通讯》,第10卷,第6期,第73,74页,1974年3月21日 如果给定的网格网络满足惠斯通相关性,则存在一个等效的星形网络。利用这一事实,表明了这种网格网络的基准节点导纳矩阵的所有对角辅因子都相等。根据该特性,得出两个网络的元素之间的简单关系。 我没有IEEE Xplore访问权限,所以我看不懂它们。

2
计算与RSSI的距离
我正在开发一个室内定位系统,需要: 根据RSSI计算距离(我知道这不会100%准确) 然后进行三边测量以精确定位wifi信号的位置。这部分可以通过以下解决方案解决:使用3个纬度和经度点以及3个距离的三边测量 我坚持(1)。 b / w RSSI与距离的关系是(源PPT): 其中: Fm = Fade Margin - ?? N = Path-Loss Exponent, ranges from 2.7 to 4.3 Po = Signal power (dBm) at zero distance - Get this value by testing Pr = Signal power (dBm) at distance - Get this value by …
15 wireless  wifi 



4
为什么要转换为中频?
在研究各种通信系统(例如,超外差接收器和电视接收器)时,我经常遇到将RF信号转换为中频(IF)信号的模块。此转换需要什么?如果不将RF信号转换为IF信号就不能直接对其进行处理吗? 我提到了这个问题,但它的答案并未说明是否需要IF转换。

1
爱好者设计的ESD保护技巧
我终于开始为个人项目进行简单的PCB设计,并且我担心板的裸露部分(例如USB端口)的ESD保护。我知道腕带的工作原理,并且了解现代CMOS IC输入上的钳位二极管之类的东西(而且我发现很多文章基本上只讨论了那些东西),但是我对分立的ESD保护器件更好奇。我应该如何选择和使用它们?是否有讨论设备范围以及如何应用它们的常规教程?我发现一些不错的文章讨论了TVS的工作原理,但是在什么情况下它们是合适的解决方案,为什么我会选择它们而不是其他设备,等等。
15 esd 

7
为什么电线的粗细会影响电阻?
一位老师用公路类比解释了为什么。您拥有的车道越多,汽车通过的速度就越快,其中车道的数量显然代表电线的厚度,而汽车代表电子。很简单。 但是在某一点之后,导线是否应该不会变得太粗,以至于那之后的任何厚度都不会影响电阻?例如,如果您有100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那么4车道的高速公路将使汽车的行驶速度比1车道的汽车快得多,因为每条车道的汽车较少。但是一条1000车道的高速公路将要和10000车道的高速公路一样高效,因为在两条高速公路上,每辆车都有自己的车道。经过100条车道后,车道数不会产生阻力。 那么,为什么增加导线厚度总是会降低电阻?

4
如何正确缠绕电磁线圈?
我需要绕一个小的电磁体“电磁阀?”。以5V / 0.5A运行时约3cm高,2〜5cm宽。该磁铁将被放在桌面的钟声中,以便将拍板拉下并敲响钟声。我发现现成的螺线管可以推出但不会拉出。 因此,我尝试制作自己的磁铁,并用不同类型的导线缠绕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螺钉,钉子和螺栓。现在,我已经注意到精度方面的问题:)我可以绕制一个大线圈并且可以工作,但是如何绕制一个小而有力的线圈呢? 对于使用哪种直径的芯线电缆和多少绕组,我真的找不到外行的解释。总的来说,缠绕的越多,领域越强,这在我阅读的所有文章中都很常见。 我找到了一篇文章,有人说绕组应该沿相同方向(顺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等)缠绕,以形成真正更坚固的螺线管,但是所有文章都说只是来回缠绕(磁铁?) 总体上可以有人建议哪种芯材料和直径是最好的,并且如果沿相同方向缠绕线圈实际上会有所帮助。两端指向的方式或两侧发出的电场是否相同? 目前,我的PCB具有3个1000uf电容,与由晶体管触发的线圈并联。我将使用aTiny来触发晶体管,可能需要0.2秒,并且我需要颠簸的磁力才能将拍板拉下并立即释放。 模拟该电路 –使用CircuitLab创建的原理图 -编辑 这是一个有人使用USB电源并缠绕自己的线圈进行的项目。他用的是达林顿晶体管?这会以某种方式影响线圈吗?我只有一个普通的晶体管。缝隙必须在1.5〜2cm左右,以便拍板可以敲响钟声。我有同样的钟声。他估计自己用了2m的电缆来缠绕线圈……我用了3.5米,并且比他的线圈整齐了。 BDX53B达林顿晶体管 1 x 2200uf 10v盖帽 的YouTube -EDIT2 我最终使用了5V电磁铁。卸下2个电容器,并使用螺线管的推动端将拍板踢出。和丁!它像一种魅力。我不知道那家伙是怎么使电磁体把拍板拉下来的!

1
为什么发生MOSFET夹断
这个问题与增强型n型MOSFET有关。据我了解,当向栅极施加电压时,在MOSFET栅极下方的绝缘层下方会形成一个反型层。当该电压超过,阈值电压;该反型层允许电子从源极流到漏极。如果电压现在被施加,反转区域将开始锥度,并最终,这将逐渐变细,以至于它将夹断,一旦夹断(它不再能够在高度收缩) ,然后它的长度(宽度)将开始缩小,越来越靠近源。VTVTV_\mathrm{T}VDSVDSV_\mathrm{DS} 我的问题是: 我到目前为止所说的正确吗?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夹断现象?我不明白我的书怎么说。它说明了漏极处的电场也与栅极成正比。 据我了解,当MOSFET饱和时,在收缩位和漏极之间会形成耗尽层。电流如何通过该耗尽部分流到漏极?我以为耗尽层不导电...就像二极管一样...

1
旧的恒温器有什么成分?
最近,我拆掉了一个用于零件的旧恒温器,发现一个看起来很奇怪的组件,根本没有任何标记。 这是一张图片(因为我不知道如何描述它): 我的第一个猜测是这是某种电阻,但我似乎无法用万用表测量其两端的任何电阻... 我是一个电子新手,所以如果答案很明显,请原谅:)
15 components 

4
如何焊接到不锈钢半刚性同轴电缆?
我需要将同轴电缆放入低温恒温器,并且由于铜会传导过多的热量,因此我决定使用半刚性的不锈钢电缆。据我所知,屏蔽层和内部导体均由不锈钢制成。我想将此电缆连接到低温区域的电子设备,但是连接必须是非磁性的。我的标准电子焊料根本不会弄湿不锈钢。 是否有特殊的助焊剂或表面处理剂,以便我可以焊接到不锈钢上? 更新:谢谢大家的评论和回答!我尝试了不同的焊接方法,并在下面写下了自己的答案。我将再等几天,然后以最高票数接受答案。 至于RF或DC:有几根电缆,有些带有DC,有些带有RF,有些同时带。DC必须非常稳定(10 µV),但只需要在10 mV的水平上精确即可。这种稳定性要求使热电压非常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希望看到温度梯度的所有物体都由相同的材料制成。RF必须尽可能干净(在这里我没有数字)。我认为将RF和DC电压发送到低温恒温器的特殊问题最好可以分为另一个问题。
15 soldering  flux 

2
为什么ATtiny26的VCC / GND引脚不对齐?
在下面的ATtiny26微控制器20引脚IC的引脚排列图中: VCC / AVCC和GND引脚未对齐。毫无疑问,PCB设计通过直通而不是必须交叉(需要过孔,第二层或复杂的布线)将它们连接起来会更容易。 为什么这些引脚会这样切换?
15 avr  routing  pinout 

4
源阻抗终端的重要性是什么?
给定这样的电路: 模拟该电路 –使用CircuitLab创建的原理图 R1的重要性是什么?可以猜到是要使BUF1的输出阻抗等于传输线的阻抗,但是为什么这很重要?如果省略R1会怎样?另一方面会如何影响呢?也许是匹配的负载,开路或短路。也许这是一条传输线,其中不连续。

2
70和80年代的手持视频游戏如何运作?
我很好奇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的手持视频游戏如何工作。您知道,那些带有LCD显示屏并带有“固定元素”的小型游戏,这意味着对于一种(或少量)特定游戏来说,它很难进行接线。例如, 这个: 或者这个: 具体来说,这些游戏使用哪种类型的微控制器?我记得,通常在板子中央有一个大的环氧“斑点”,它可能控制着所有东西。所以我的问题是,这个Blob里面是什么?它是一个带有运行实际游戏的ROM的小型标准微控制器,还是为每个设计定制的CPU /控制器?也许它甚至不是CPU,而是更像是为所讨论的游戏硬连线的简单状态机?我知道答案可能取决于特定的游戏。 这些游戏中的任何游戏的设计/原理图是否已经发布,或者是否有关于其制作方法的好书/参考书?最后,用什么工具来设计这样的微控制器?它是基于诸如VHDL / Verilog综合之类的东西,还是只是连接各个元素的更底层方法?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