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tagged «lens»

摄影镜头用于将光聚焦到胶片或数字传感器上。许多相机具有可互换的镜头系统,使摄影师可以选择要使用的镜头类型。





1
什么是偏心?
我听说过不完美镜片的状况,称为“偏心”。什么是偏心?当镜头偏心时,光学元件究竟有什么问题?它的症状是什么?它如何影响图像质量?


7
背景模糊(散景)与传感器尺寸有何关系?
这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 假设我首先使用全帧传感器DSLR和给定的镜头(例如在f / 3.5时为50mm的定焦镜头)拍照。 现在,假设我将相机换成APS-C传感器DSLR(裁剪系数为1.6倍)。我保持相同的镜头(相同的焦距,相同的光圈),并向后退几米以保持视野(至少保持相同的被摄对象放大率)。我现在拍第二张照片。 显然,两张照片之间的景深将会增加。但是背景模糊(例如,无限远处的树木)呢?我会有相同数量的背景模糊,还是会改变? 我读过某个地方,背景模糊取决于物理孔径的大小。在这种情况下,物理光圈(物理焦距除以f /光圈)保持不变。但是是否应该根据传感器的尺寸来选择这个数字?在较小的APS-C传感器的情况下,物理孔径将相对较大,这意味着更多的背景模糊。这将是非常违反直觉的,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在APS-C相机上获得背景模糊更加困难。 请给出答案背后的理由。我会使用此背景模糊计算器自己回答问题,但无法设法使其在计算机上运行。






2
内置对焦镜头有什么好处?
宾得DA★200mm f / 2.8 ED(IF)SDM中的“ IF” 代表“内部聚焦”。我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当我对焦时,镜头的大小不会改变。(这是真的,事实并非如此。)这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对产品名称字母汤中的几个字母进行评级足够重要? 我知道不旋转的滤镜环使使用方向敏感型滤镜(例如偏光和渐变ND滤镜)更加舒适,但是正如我在这篇(无关的)镜头综述中所看到的那样,镜头可以具有不旋转的滤镜螺纹而无需是IF。 对于微距镜头,我知道IF可能有多重要,因为您可能会面临碰撞主体的实际风险。但是该镜头的对焦距离约为四英尺(1.2米),因此不必担心。 那有什么大不了的?有没有我看不到的优势?难道不是一个非(当设置为它的最小延伸) -如果镜头是存储更紧凑?有光学上的好处吗?是否有任何缺点 -在启用此功能时必须做出其他妥协?

2
电影胶片为什么要贵得多?
例如,将Zeiss Compact Prime CP.2 50mm / T2.1(3,900美元)之类的电影镜头与佳能50mm f / 1.2L(1418美元)之类的高端数码单反镜头进行比较。两者均为EF卡口,焦距相同,佳能似乎是更快的镜头。另一个例子是将佳能CN-E 30-300mm T2.95-3.7L($ 45,000)与EF 28-300mm f / 3.5-5.6L IS USM($ 2700)进行比较。 是什么使电影镜头如此昂贵(结构,图像质量等)?这些镜片能做普通的高端数码单反相机不能做的事情?摄影师可以从电影镜头中受益吗?
19 lens  canon  optics  zeiss  cinema 

4
镜头如何影响图像的饱和度?
在许多评论中,人们描述了镜头如何影响照片的饱和度,尤其是当它涉及到两个类似镜头的比较时,例如50mm 1.8与50mm 1.4之类的镜头,他们指出一个镜头可以提供更强的图像。颜色比另一种。 镜片对色彩强度的影响是什么?
19 lens  saturation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