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tagged «pcb»

PCB是印刷电路板的缩写。PCB是电路组件及其电气连接的载体。

1
接地平面中的环路是否可以接受?
在PCB布局上进行工作,只是倒了一些地平面。 通过使用电子管放大器设计,我知道良好的星形接地设计有助于将嗡嗡声排除在电路之外。应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接地回路。 现在,这是我正在研究的设计的地平面之一。仅显示接地信号,其他信号被隐藏。 如果仔细观察,您会发现实际上存在一个巨大的接地回路(以黄色显示)以及一些较小的接地回路(未标记): 我可以中断对阻抗影响最小的接地,并策略性地在第二个接地层上放置一堆通孔,以获得漂亮的星形接地设计。 另一方面,将铜保持原样并撒上一堆通孔以降低整体阻抗是非常诱人的。 什么是处理循环的更好方法?或者在实践中这样的循环还可以吗? 还有一些其他信息:电路本身是纯模拟电路,几乎包含低于1kOhm的低阻抗信号。最高信号频率约为10Mhz。但是,我的上升/下降时间非常快,范围为1000V / µS。 该电路可能会在13.56Mhz RFID阅读器附近工作,因此我预计会产生大量RF噪声。 底层的屏幕截图(仅地面浇注):


1
USB接口的EMI / ESD保护?
我是一名学生,正在制作类似于Pro Micro的简单Arduino兼容板,并打算将USB连接器放在板上。 上面链接中的原理图没有显示任何类型的EMI / ESD保护电路,并且我在以前制作的电路板中从未使用过任何电路,但是这次我做了一些研究,发现建议这样做。 我正在阅读一份Atmel应用说明,其中提供有关USB接口的建议,它包含以下内容: 这里也有一些 类似的 问题,但是我仍然不确定一些事情: 应该使用TVS或齐纳二极管吗?对我来说,Atmel应用中的二极管看起来像齐纳二极管,但据我所读,似乎TVS二极管会更合适? 二极管的击穿电压应接近5V? 二极管和电容器的额定电压需要多高? SHIELD图示中的插针是否为SMD USB连接器(即外壳)的“支脚”? 谢谢你的建议。
8 pcb  usb  emc  esd 

3
如何将大走线连接到PCB的焊盘?
我正在设计一个PCB,并且有10 A-15 A的电流在走线中流动。我认为应使用300吨的轨道来获得1盎司的铜厚度。我看到不可能用300 thou的轨迹连接两个焊盘 ,因为它违反了设计规则,并且迹线中还包含其他焊盘,这是不希望的。 图:宽度为300的走线连接,焊盘和300的走线之间有80的走线(上方)和60的走线(下方)。 我要问的是: 此连接能否承载300条走线可以承载的电流?必须进行哪些测量?
8 pcb  pcb-design  trace 

2
单面与双面PCB组装成本
我正在研究一种新的设计(仍在布局组件中),如果我将QFP-100 IC的另一侧用于印刷电路板的话,我有机会将PCB的尺寸减小约40%-50%。重,可能需要粘合)和一些被动元件。 PCB是4层,因此节省是值得的,但是我想知道,如果同时使用两面并使PCB尺寸更小,我将为组装支付多少费用?2倍?我会用这些额外的组装成本实际节省任何钱吗,还是我最终会付出更多? PS。我不确定现在是否可以报价,因为我还没有完成PCB,并且在给我报价之前他们可能需要更多信息,所以如果有类似经验的人可以分享他们的经验,我将不胜感激。我的想法,谢谢。

5
如何在Eagle中制造出像样的地面飞机?
作为业余爱好者,我已经制作了几个简单的PCB,现在第一次要添加接地层,但遇到了一些问题。 据我目前了解,我需要: 使用多边形工具沿着我的木板轮廓创建一个多边形 将其重命名为GND 设置间隙 开启热敏元件以便于焊接 手动/自动路由后单击ratnest 问题是,在执行自动布线测试并单击ratsnest之后,我得到了空白空间,而内部接地平面似乎未连接到外部接地平面 图片: 我究竟做错了什么?
8 pcb  eagle  routing 

3
布线单面PCB有哪些技巧?
我在Eagle 7.1中路由此PCB时遇到问题: 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自动路由-无法完成 移动组件 手动路由-我总是最终陷入困境 添加地平面-自动布线器仍然失败。 我所设置的限制条件是:0.2mm导线之间的焊盘到导线之间的间隙为0.45mm(我不希望导线在内运行SV1,但其他IC可以)。以及0.2mm导线之间的间隙。 我知道SMD LED和电阻器以及其余的电线都位于电路板的底部。 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布线该板而不必在内部布线SV1? 相关问题:如果自动布线器无法完成100%,那么手动布线的机会几乎为零吗?
8 pcb  eagle  autorouter 

3
如何确定通孔垫片的环形圈宽度?
将通孔组件放置在PCB上时,如何确定环形圈的宽度? 例如,我正在制作带有通孔开关的PCB,该通孔的触点直径为1.2mm。对我而言,此孔尺寸的圆环宽度为0.4mm(因此外径为2mm,钻头直径为1.2mm)看起来“大约正确”,但是应该使用一般的经验法则或公式来确定宽度?
8 pcb  pcb-design 

3
对于4层PCB来说,建议厚度为1.0毫米,甚至是普通厚度吗?
我刚刚从几个电路板制造商的网站上了解到,它们在4层电路板上的厚度可以低至0.8mm。 我认为达​​到1.0毫米(而不是我的标准使用1.6毫米)会有所帮助,因为我正在尝试优化空间。由于走线的密度很高,因此希望在信号路由期间具有附加的2层的便利性。 但是,由于缺乏制造4层板的经验,我担心这样的4层板厚度这么薄可能会出现问题,例如,盲孔/埋孔的问题,板的长期坚固性,问题在取放组装等过程中 对于我的最终制造,我应该坚持1.6毫米的厚度以确保安全吗? 还是电路板制造足够可靠,以至于我可以期望1.0毫米4层电路板没有问题-在业界如此薄的厚度是常见的吗? 更新: PCB的详细信息(如下所示): 50毫米X 50毫米 存在两个Micro-USB连接器(当然要在其中插入/拔出USB电缆) 将PCB固定在塑料外壳内的凹槽型插槽中 无长/薄组件:仅标准IC,例如QFP-48微控制器,稳压器等。 一个“重”组件:将一块小的OLED显示面板插入PCB上的10针母接头中。

5
测试高电流PCB设计70A @ 12V的最佳方法
我设计了一种电路(MOSFET HBRIDGE),该电路应能够在14V 电压下处理70A 电流。现在董事会已经发出,我正在考虑如何正确测试它。 现在,我必须测试的最合乎逻辑的方法是接上一堆功率电阻,然后将其连接到SLA 12V电池。 我将从15A开始,然后从35A开始,然后到50A,或者某种程度的开始。我会监视脚和踪迹本身的温度。 任何其他建议,将不胜感激。

1
表面贴装与PTH组件的生产
我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他开发了使用约20个PTH组件的产品。该设备实质上是带有一些额外的驱动器IC和LED的Arduino UNO。我对该产品有很多积极的反馈,并且正在考虑重新设计它以便将其投入生产。 我想知道哪种技术最适合自动化/批量生产?我注意到,有几家公司在其板上同时使用了表面贴装和PTH组件,其中以Arduino为例。电路板设计师如何决定要使用哪种技术?尺寸并不是这款产品真正的问题,使用PTH组件的现有电路板仅占其容器尺寸的四分之一。

2
有关PCB上电源线的问题
我是老鹰设计PCB的新手,原理图很简单。但是制作PCB板才是有趣的地方。 这是我对你们的问题: 我已经意识到,从一个IC到另一个IC的菊花链式电源不能很好。而且在简单的双面PCB板布局(免费鹰版)中,多个电源平面已成问题,并增加了不必要的复杂性。 因此,我决定在电路板的整个长度上铺设几根电源线(粗线)。 这是一个好主意吗? 有没有人这样做过,如果有的话,是否有处理PCB中电源总线的一般准则? 有关处理IC(运放)线的电源线上的电容器的任何规则? 我是白痴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8 pcb 

1
放置去耦电容器的最佳位置
参见此图,该图提供了四个选项来放置去耦电容器: (来自http://www.learnemc.com/tutorials/Decoupling/decoupling01.html) 我会说选项(d)不好-我建议有人将电容器放在V DD而不是V SS附近。这是正确的吗?(c)同样。 通常:放置去耦电容器的最佳位置是什么?在哪里影响最大?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我想要一个理论上的解释。

1
我的PCB上的xtal设计有多好?
我正在为使用Eagle的学校项目设计板。我以为我可以使用PIC18的板载时钟,因为它不能做很多事情(大部分只是LED),但是它的任务之一是RS232通信,我(只是)了解到板载的精度还远远不够用于任何形式的通讯。由于RS232链接至关重要,因此我需要它来工作。因此,我的任务是在已经拥挤的PCB上塞满xtal和两个盖帽。这是我今天凌晨3点的结果: 我敢肯定,我已经让一些经验丰富的电路板设计师大汗淋漓。发光的大痕迹被磨碎了。考虑到绝对没有移动PIC或顶部的两个芯片的空间,而移动底部的两个芯片的空间很小,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选择。电路板将进行CNC铣削,因此走线宽度不能小于1600万/间距不超过16 mil。我重新安排了我的工作,以确保OSC1和OSC2没有过孔。瓶盖是约20pf的小巧陶瓷,我只是使用圆柱状部件来填充垫片。 (另外,蓝色是最底层,红色是最顶层;所有东西都必须是通孔并在最底层连接) 我计划以4.9152MHz运行芯片。如果出于某种不可思议的原因它的速度不够快,我想选择7.2MHz。我知道速度会影响设计。 任何意见,将不胜感激。我可能要旋转盖子,以使到xtal的迹线更短。我看不到有任何可能的方式可以建议使用“接地环”,因为那里没有空间。 编辑:这是一个更新的设计。我关闭了具有更好覆盖区的盖子(仍然是陶瓷的),并且微控制器仅在一个点上连接到接地层。虚线显示了我要将保护环放到哪里(TPIC的引脚1和20为N / C): 编辑3:更好的痕迹,更好的屏蔽,我认为这是可以得到的:

1
PCB实践:接地以及交互黑白切换和控制回路
这是系列文章中的第3篇,紧跟在我的第一个PCB中发布有关接地层的建议之后,然后分离PCB中的接地层。但是,就材料而言,它可以单独视为一个帖子。因此,总结一下下面的PCB(使用ExpressPCB进行准备)是针对使用LT3748边界模式反激控制器IC的反激转换器实现的。该电路摘自LT3748数据手册本身(请参阅最后一页)。这是一个班级项目。 我已经根据以前的帖子中的建议尝试了一种改进的PCB。我有两个版本,如下所示。 我的问题是: 开关回路围绕控制器(因为走线位于IC下方-但位于IC的同一层中)。这对噪音有害吗?顺便说一句,您认为切换环路是Vin-xformer-Q1-R8还是C1-xformer-Q1-R8? 对于顶层版本,所有轨道都仅位于顶层,但其中许多都位于IC之下(位于同一顶层)。那是不好的做法吗?我无法保证IC不会发热,因为数据表中给出的温度高达150C。 我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方面。我不确定在我的情况下如何为小信号和大电流环路保持独立的基础。我可以,但是这会在我的地面上休息一下...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我试图满足的另一个困难约束是控制器数据手册中说,检测电阻(R8)的接地应靠近控制器IC,但同时要保持开关环路的紧密性,R8需要闭合到电容器。 请牢记所有这些,您认为哪种设计会表现更好-或两者都不是:)请注意,第二种设计在底层(绿色)上有一些走线。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