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tagged «pcb-design»

关于设计承载电子电路组件的电路板。对于有关建造它们的问题,请使用PCB制造。如果您的问题特定于某个CAD工具,请说出您使用的是哪个工具和版本。

2
如何为给定的“差分阻抗”布置PCB走线
这是试图针对以前提出的主题(仅在特定情况下)提出良好的一般性问答。 在为具有指定“差分阻抗”的差分信号对布置PCB板之前,您能描述一下我需要知道的吗? 差分对用于各种高速串行总线,包括USB,MIPI,RS-422,RS-485,PCI Express,DisplayPort,LVDS,HDMI等。 “差分阻抗”的定义是什么?在PCB板上,是否需要像对电缆中的差分对那样绞合或交替布线?每个长度匹配的迹线的阻抗是“差分阻抗”的一半,还是更复杂?给定最大信号频率,长度匹配必须有多接近? 可能有帮助的参考文献: 差分对路由 差分阻抗…最终简化了

2
SMD尺寸0805和1206
使用SMD来减小PCB尺寸是一个容易的选择,但我想知道与1206相比,主要使用0805尺寸是否真的值得? 我不想同时存储两者。 这些是优点和缺点,您可以帮忙添加更多帮助决定的内容吗? 使用1206,焊接更容易一些。 更高的最大功率。1 / 4W与1 / 8W->较低温度 更改为相同的功率。 1206(〜10%??)时,PCB会更大一些,但我不确定,因为您可以轻松地在1206下运行信号,节省2个通孔。无论如何,该板可能更多地取决于大型组件(我假设),如果µCurrent将使用1206而不是0805,那么PCB的尺寸是否相同? 现在,价格/可用性对于1%的电阻来说是相同的,对于0805来说,0.1%似乎更好,这会保持这种趋势还是他们计划在未来几年逐渐淡出1206? 我会为所有SMD选择1206,主要是为了更容易处理,但是我不确定是否缺少重要的东西?

2
如何以最小的噪音进行布线
为了使数据信号线上的噪声最小化,我面临着如何正确布线的难题。在下面的示例中,有一个两层的柔性PCB(非常薄)。铜层为1OZ,布线为500万。红色是顶层,蓝色是底层。 蓝色导线连接到LED,LED每秒可多次打开或关闭,最大电流为10mA。红色的是3.3V 30Mhz数据信号,协议中没有纠错或保护功能,只有纯数据。我毫不怀疑会出现错误,这很好,我只想要最小的错误。 为了最小化蓝色路由在其上产生的噪声,路由数据信号(红色)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下面的示例仅说明了原理,我无法真正“四处走动”。 这是一个非常有限的空间设计,因此我没有容纳LVDS的空间。我只能让路线思想者或将其加倍。 谢谢。
11 pcb  pcb-design  noise 


2
FR4 PCB层之间的电源到低压隔离
我找不到有关运行电源和FR4 PCB相邻层上的低压的明确信息。我了解允许的爬电距离,但是例如,我可以在4层1.6mm FR4 PCB上运行50Vdc,240Vac,0Vac,接地。使用6层PCB,在50V / 240Vac / 0Vac之间留空白层是否更合适? 有人可以指出我的标准吗?我对Kervill的低压指令不太满意。

3
压接工具基础
设计印刷电路板时,经常在任何地方放置1亿个公头。有时我认为最好放置一些连接器以获得更高的可靠性。这里有人知道哪种连接器/压接/工具组合既好又便宜?我记得有些Molex压接工具的价格在200-300美元之间,甚至更多……对我来说有点太昂贵了。因此,我正在寻找连接器系列和相关的压接工具。


1
有关PCB上过孔和焊盘的几个问题
我曾经使用过1层PCB和原型板。底层是所有路径,而“顶层”仅是组件的焊接。 现在,我尝试使用2层PCB,我感到困惑。我在顶层和底层创建了路由。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2层PCB的实用性,是否可以避免使用跳线?我也想知道即使在顶层也可以在底层焊接元件吗?借助焊盘,这些层是否以某种方式像通孔一样链接? 这是我在Eagle的董事会: 我的问题是关于“蓝色”路线的。例如,连接到IC4017的芯片:我应该在顶部还是底部焊接? 我在底层使用了接地层,在顶层使用了电源层,这是一个好主意吗? 很抱歉,这听起来很愚蠢,但是我很难理解“两层”概念。
11 pcb  pcb-design  via 

3
音频放大器PCB设计技巧
我打算用TDA2030A设计立体声音频放大器。这将是一个将由27.6V DC和每通道12W供电的放大器。 是否可以从中学习音频放大器的PCB设计指南?还是可以给您一些提示?

5
阻抗匹配和较大的走线宽度
我目前正在设计中,其中我的一个IC指定使用50欧姆走线。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走线的特性阻抗,表明需要120 mil的走线才能获得该阻抗。 IC仅可容纳1880万条走线,并且假定走线之间没有空间。那么,如何在设计时考虑到该走线阻抗呢?显然,我可以减小板的厚度或增加铜的高度,但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我希望这种制造方式可以便宜一些。通常如何处理? 我使用的IC是MAX9382,它可以在最高450 MHz的频率下工作,我可能会在400-450 MHz附近使用它。最初使用的数据是模拟的,但必须严格限制为数字化才能与该IC一起使用。

5
我的晶体振荡器布局如何?
HC-49 xtal是8 MHz晶体,径向晶体是RTC 32.768 kHz晶体。C11,C12为22pF,C13,C14为18pF。 迹线直接进入微控制器(PIC24F)。 我尝试遵循Microchip的指南,但他们建议使用表面贴装xtal,并谈论了与我无关的“保护环”。

1
使用12位ADC时的设计要点
我目前正在设计一个将12位ADC(MCP3208)连接到Raspberry Pi的电路板(除了其他一些与低速I / O相关的东西)。它通常会连接到模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IR距离传感器和类似的东西,尽管并不总是需要12位分辨率,但在某些情况下,拥有更多信息确实是一件好事)。 我对模拟电路没有太多的经验,对所涉及的基础数学和物理也没有很好的理解。 我正在阅读有关ADC的几本设计指南,并且经常阅读诸如抗混叠滤波器,用于高阻抗信号的ADC驱动器,模拟地平面,以某些方式布置走线以减少噪声的内容,以及保持高速数字电子设备尽可能多地分离的内容。 ADC可以减少开关噪声,精密电压基准以及更多我尚不完全了解的内容。 所以我开始想知道,如果我没有专业知识来正确实现它,那么使用12位ADC是否对我有意义,因为我可能会因为电路设计欠佳而放弃2个LSB,而应该搭配10位ADC。还是在我认为的12位领域中,最佳电路设计并不那么关键。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噪声(例如明显的旁路帽)?在诸如我的混合信号应用中(具有GHz处理器与ADC对话)的最大噪声原因是什么?实际上,只有在更高精度的应用程序(14-16bit +)中才需要做什么? 我真的很想知道我应该注意哪些明智和重要的事情。

11
Altium Designer未知引脚
在过去的一天里,我一直在墙上砸头,试图使它工作。.我有一个自定义的原理图和pcb库,当我尝试更新pcb文档时出现以下错误: 我已经检查了原理图符号和PCB足迹大约一百万次,并且确定我已正确指定了引脚。 我在大学里学到了一些有关使用Altium的知识,过去我在使用自定义原理图/ pcb库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我无法使该库正常工作。我已经在论坛上进行了一些搜索以查找此错误,但仍无法找到适合我的解决方案。 欢迎任何想法/建议!谢谢 编辑:这是示意图: 这是引脚2的属性: 这是PCB的足迹:

5
一个人通常会使用哪些零件进行自动化PCB测试?
我生产的电路板主要是通孔,每年约有400个单元。每个都经过人工检查和测试。该评估板具有十个不同的电压轨,四个电压反馈放大器,三个电流反馈放大器,具有特定响应特性的微处理器以及其他一些部件。有很多检查。 我正在考虑为所有这些构建自动化测试设备。我认为提供适当的输入刺激,观察响应并给出“通过/不通过”的PCB将为我节省很多时间。我完全有信心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不知道用于执行此操作的技术。 我想象一个测试台的电路板与被测单元(UUT)的占地面积相同。它将具有微处理器,适当的保护和缩放电路,以及从板上伸出的大量垂直引脚。安装点也会从UUT的测试台上伸出来。将UUT安装在测试设备的顶部时,电路板的底部与垂直引脚接触,从而使测试设备将刺激物馈送到UUT并观察响应。 这似乎是合理的,而且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以前看过类似的东西。但是细节让我难以理解。底板上将使用哪种引脚?(部件号会很棒!)我是否需要在UUT上放置特定种类的测试点,还是只需要接触从板上伸出的固定销,就可以摆脱困境?还有什么其他问题?

1
2层USB 2.0高速路由
首先: 这是一次过(或两次过)的业余爱好项目,仅此而已。如果这是商业设计,那么我将立即进入4层(尽管我一开始就不会设计这样的项目)。 只有真正必要时,才可以采用4层;此类板的成本至少是这些数量的两倍,而2层PCB的成本仍高于组件的总和。 目标是在两个连接器(USB-B到USB-A,均为母头)之间传递USB 2.0信号,大多数情况下不受损害。我的PCB实际上没有使用信号。 (如果这些要点将帖子移到“过于狭窄”的区域,请随时忽略它们:-) 因此,问题是:是否有可能取得可接受的结果?当然,主要目标是允许高速(480 Mbit / s)通信。 根据USB规范,差分对应具有90欧姆的差分阻抗和30欧姆的接地特性阻抗。但是,USB似乎可以容忍一些滥用行为。SMSC应用笔记(PDF)在讨论2层USB 2.0 PCB布局时提到,单端阻抗并不像差分一样重要,可接受的范围为“ 45至80欧姆”。 电路板规格为1盎司铜,中间介于63百万FR-4。 根据一些阻抗计算器(例如该阻抗计算器)(除非我误解了一点,它也不会显示单端阻抗),看来50 mil迹线和10 mil间距会产生〜90 ohm的差分和〜80 Z0欧姆。 (这些值来自Saturn PCB Toolkit计算器,该计算器是免费的,但需要下载。) 这些走线的长度约为3英寸,并且可能呈倒置的U形,靠近电路板边缘,因此我有空间在不破坏接地层的情况下路由其他所有电路(仅亚MHz信号)在USB迹线下。 我当然知道,整个努力有点疯狂;但是,这又是一个业余爱好板,似乎也由严肃的公司完成。 高速确实还远远超出了我,但是项目的其余部分很简单。我只需要在PCB上获得此信号,其他所有事情都是小菜一碟。 如果您错过了它,那么主要的问题是:这是否可能,并且结果令人满意? 如果有更好的2层路由方法(例如,这篇简短的文章为此目的使用共面波导路由),请务必告知。我根本找不到很多与此相关的信息(既详尽又易于理解,但没有任何细节或方程式/计算器提及)。

By using our site,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with attribution required.